2)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春来(中)_汉鼎余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楚了。苻顿眨了眨眼,注意到一处船头有个女子的身影。她正在朝这边眺望,还有两个少年拘谨地坐在她身边。

  那是苻顿新娶不久的妻子。

  她是前年汉军攻取关中时,从冯翊一带逃亡到长安的流民,大概三十多岁了,背有点驼,带着两个孩子。苻顿问她,是哪里人,孩子的父亲是谁。她不肯说,却每天都逼着孩子读书识字,没有笔墨,就拿着树枝在地上比划。

  这是个汉家的女儿,会读会写汉家的文字。也不知怎地,苻顿就对她充满了怜悯,所以时不时地带着一些粮食上门看望,让她为自己缝补衣裳,一来二去地,两人成了婚。

  苻顿去北地郡的时候,带着她;这回苻顿打算去凉州、西域,她带着两个孩子来送行。

  苻顿对她说,黄权将军答应了,两个孩子以后能上长安的官学,都可以当汉人的官。你有那精神来送我,还不如抓紧时间让孩子多识几个字。

  可她不同意,还是来了。

  苻顿举起手摆了摆,当妇人和两个孩子招手的时候,他立即移开了眼神,以免自己显得软弱。

  恰好有一阵风卷过旷野,掀起了细碎的沙石,哗哗落下来。有几匹马恼怒地踢踏着地面,想要换个角度避风。驾车的御者连忙下来安慰马匹。人刚离开车顶,车顶上覆盖的苫布又被掀起了一角,在风中忽喇喇翻卷着。

  苻顿连忙上前拉住有些松动的绳索,带着同伴们把苫布绑回到车上。

  绑到一半就发现,怪不得忽然松了,这绳索捆扎的方式根本就不对!

  他瞪了带队的小头目一眼,大声嚷道:“丙字四号、五号、六号车!也都把绳索再紧一紧!”

  “老苻,丙字四号扎紧了!”

  “丙字五号车也好了!”

  “六号好了!”

  一声声的叫嚷,远远地传到了渭水方向。

  开春没多久,渭水的水位还是很低。上游来水,又首先要保证各处分流水渠的灌溉需要,所以稍大型的船只就没法通航。

  小船的船主满脸皱纹,年纪很大。他慢慢摇着橹,眯着眼,看看那规模巨大的商队,有些好奇。因为他上一次看到这样的商队,还是天下太平的时候,四十年前,或者四十五年前?那时候,船主自己还是个孩子,记忆已经很模糊了。

  船主花了很长时间去打量那些商队的护卫们。他注意到,队伍里有好些是汉阳本地人,其中有两个小伙子,是去年被召入郡兵,当上什长的熟面孔。

  可见这个商队非同一般,背后说不定是郡里的高官。

  他有些羡慕护卫们昂首挺胸的姿态,也羡慕身上的刀剑、厚实的袍子。不久前,他还闻到了护卫们在亭舍炖肉的香气,那就更让人向往了。

  过去的这个冬天,船民们的日子其实已经比往年好过了许多。这些谙熟渭水的本地人,接受了朝廷的雇佣,负责运送上游深山砍伐下来的木头或者采出的石炭。

  因为运送的数量巨大,朝廷给的好处也丰厚,有粮食、布匹还有钱币。所以过去的整个冬天里,船民们罕见地没有冻饿而死的,船主今年还特意造了艘新船,扎了十几座木筏来用。

  新的汉家皇帝比人们预料的更慷慨,船民们也乐意靠自家的行船本事赚取报酬。但他仍然羡慕那些护卫们,毕竟那些人刚才吃了肉呢,那味道可真香啊。

  他给自家孙女打着眼色,让她好好照应船头上的那位妇人。她的丈夫是个护卫首领,一定也是有身份的,照顾好了,或许能得些额外的赏赐。

  于是小姑娘捧着一个大陶碗,凑过去道:“贵客请喝水!这是煮过的干净水!”

  与此同时,汉阳城里。花记酒肆的楼上。

  姜维满身酒气,几乎要跪下求饶:“张将军!真不能喝了,再喝我真要醉了呀!”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