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786章:彝族_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的恒久怀念:从三国年间起,纪念诸葛亮的庙宇开始遍布西南各地,史称“戎夷野祀”。

  不但各族群众的生活与传说里“到处是诸葛亮”,“诸葛亮”这几个字,也成了许多西南民族崇敬的“诸葛阿公”。

  而捍卫国土,保卫边疆,在他们看来,更是“诸葛阿公”带来的教诲。

  特别是在苦难的近代史上,当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侵略触角,染指到西南大地时,西南各族群众也一次次以“诸葛阿公”的名义歃血盟誓,然后手持简陋的武器,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拼杀!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作为故事另一方的孟获,似乎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以“野蛮”形象出场后,就消失了。

  孟获既然诚心归顺蜀汉,为什么后来不派兵支援诸葛亮北伐呢?

  其实,这是因为孟获在历史与小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形象差别过于巨大,使得《三国演义》作者在处理孟获这一人物时,也显得有些前后矛盾。

  要想了解孟获形象差异差别悬殊的根源,还要先从孟获本人的民族背景说起。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虽未点明孟获的民族身份,但我们通过对其形象的描述,也可以看出孟获并非汉人。

  事实上,根据现代民族分类来看,孟获应当属于彝族。

  早在20世纪,民族学者即前往云南进行考察,并通过对当地彝族百姓的调研得出了孟获是彝族“先祖”的结论。孟获是汉名,他的彝族名字叫作“节朵阿问”,有机智、灵活的含义!

  三国时期,彝族生产力较为落后,百姓生活勉强维持满足温饱。彝族并未像中原王朝那样建立统一政权,仍然实行部落制度,孟获则是其中一位强势的部落首领。

  孟获在彝族人心中地位很高,因此直至今天,在四川、云南等地还流传着他带领彝族百姓击退外敌保护家园的故事,祭祀孟获的祠庙以及相应的祭祀仪式也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在彝族人心中,孟获为本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值得本民族百姓对其顶礼膜拜,香火不绝。

  既然孟获是彝族的英雄,那么与之相对的汉人心中的英雄诸葛亮,在彝族历史中,又是怎样的形象呢?

  在现存的彝族传说中,的确有孟获与诸葛亮作战的故事,结局也的确是诸葛亮成功擒拿孟获,汉人大胜。

  但可惜的是,我们熟知的“七擒孟获”的故事其实并未发生,这不过是罗贯中根据传说进行艺术加工处理后的结果而已。

  此外,在彝族人看来,诸葛亮及其率领的蜀汉士兵是外来入侵者,而孟获则是带领他们抵抗侵略的英雄人物。

  孟获在汉人小说《三国演义》中是被诸葛亮七次擒拿的蛮族首领,而在彝族文学作品中,孟获的形象几乎与前者完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