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8 肖邦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关旁边都贴有字牌,上面分别写着:红楼屋顶电报室、红楼厨房、四楼会议室、红码头船台、月亮河水电站、赛福牧场、菜园、白沙滩联合化工、联合钢铁、水泥厂、砖瓦厂、竹园、向日葵……

  诸如此类的地址,只要拨下所对应的开关,便可以跟那个地方通话,肖飞说当年他上大学的时候,学生宿舍值班室就有类似的设备,当然了,肖飞做了改进,把单向控制的通话器变成了双向控制的,而且有了专门的频道,不是一讲话就是公共广播那种,总之这套设备在大伙眼里已经是很高端的了,深受大伙的好评。

  大家很满意第看到,至少现在大家在岛上的通讯已经完全不靠吼了,而且大家都清楚,在现有的条件下肖飞能捣鼓出来任何跟电子沾边的设备都挺不容易的。

  然而肖飞还是不满意,不久前他给大伙承诺说,只要有条件,我一定搞出真正的电话----目前这东西的确不能叫电话,比如如果你不嫌乱,把所有的开关都打开,你就能听到其它任意两边的通话。

  当然没有人这样做,七八条线路同时在说话,你的耳朵一定会受不了,只不过如果真有人听的话,那确实毫无保密隐私可言----当然了,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现在大伙之间也没有什么秘密,除了两口子的私下的说话,即便是两口子私密话也无所谓,比如伊姗静和米安飞,前一阵子小米这样的海员在回家后经常作为劳动力被派往红楼之外的地方帮忙干活,于是在休息时间小两口就经常“煲通话器粥”,说着各种对单身狗造成一万点伤害的甜言蜜语,单身狗们一不小心就能听到,以至于后来单身狗们集体抗议这俩才稍微收敛了一些。

  此时肖飞看了看某个开关旁边闪烁的小玻璃灯,发现是屋顶电报室来的电话,便放下手里的活,扳下开关问道:什么事啊?

  老师,有紫霞岛电报,普通的没加急……

  哦,送来吧……

  肖飞说完,关上通话器,懒洋洋的起身走到一个柜子边,拉开一格抽屉,拿出一本书,封面上写着《汉字部首表》----这是肖飞临时用来做密码本的工具书,现在紫霞岛、澳门和新安城每个地方都存有三本----如果只有一本的话怕不小心丢了造成通讯困难。

  片刻之后,一个少年出现在肖飞的工作间门口,少年身着亚麻布天蓝色长袖对襟圆领上衣,下身穿着一条靛青色长裤,脚上穿着一双黑布白帮厚麻布底的布鞋,理着板寸短发——这是竹园学生的夏日装束。

  少年的名字叫肖邦,没错!就是叫肖邦,是肖飞给这个孩子起的名字。

  肖邦是肖飞的学徒——自从老婆——那位向日葵出身的混血妹子怀孕后,他又招募到了一个孩子给他当助手。

  肖邦是两年前第一批从澳门孤儿院来到莫宁顿岛的孩子,那时他已经十三岁了,然而长到十三岁的他只有一个小名小梆子——据说,是一个晚上在澳门街道上敲梆子的更夫在路边发现了还是婴儿的他,显然更夫没有把孩子抱到附近的大户人家门口,因为从襁褓上看,这孩子说不定就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孽种呢,当然他也没有抱回家自己养,因为自己可能养不起。

  善良的更夫把婴儿给送到了附近的教堂,接下来,婴儿被送到安格尔嬷嬷的仁慈堂里,若干年后,小梆子长大了。

  如果没有澳洲人的到来,小梆子其后的命运大概是给某个远洋帆船的船长当船童干杂役,或者去给某户人家做奴仆吧,因为以前跟他一样的孩子大概都是这种出路的。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出路也好歹是一条活路。

  但是,若是没有遇到代小山医生的话,他可能早就化为灰烬了,连这样的活路都不可得——那年的秋冬之际,澳门爆发的炭疽瘟疫找上了他,幸运的是,来自南洋澳洲的“神医”救了他一命。

  当时因为在整个孤儿院里,就数他们二十几个孩子年龄较大,于是他被安格尔嬷嬷最先送上了来澳洲的大铁船。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