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3 给陈上川的信件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独举义旗不事鞑虏,实令人钦佩,闻近日雷廉诸州危殆,军民惶恐,余意期期不可听凭军民惊散流失,望将军尽量收拢难民,整肃兵马,静待澳洲联邦铁船大队至,运载南方。

  至于清军攻势,实乃强弩之末也,有澳洲军相助,定教鞑清有来无回。

  另有相告将军者,我澳洲联邦虽远居南洋久隔中原,然共为华夏血脉,前宋今明,实同境所引,故视大明军民为血浓于水之同胞也,更是引今日之不事鞑清之士为同志,故澳洲虽远,仍愿鼎力拯救斯民,协助将军厉行大义焉……”

  ……

  当天半夜,一艘快船从澳门悄然出发去了高州,这艘船除了给陈上川带去了澳洲人即将抵达的消息和澳洲人给他的建议外,还有这封出自火塘俱乐部人士的信件。

  最近,留在家里的火塘俱乐部的人士在电脑资料室里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他们的结论是:雷州半岛的难民数量远可能远不止现在所说的三万。

  哥几个认为,在这个时期,那里曾经发生过一次被历史忽略的大规模难民潮----根据安南、寮步等国的历史记载,割据安南后黎朝的河北、广南和莫氏政权曾经大量收纳来自滇黔一带的难民,而陈上川所代表的“明乡人”只是其中见诸史料的一个小分支。

  根据历史记载,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因为割据内战搞得疲惫不堪的北方郑主和南方的阮主,原本分别面临东部的寮国(澜沧王国)和南部的高棉帝国的威胁,政权已经是岌岌可危风雨飘摇了,然而在不久之后,安南后黎朝的这几个割据政权突然实力大增,不仅完全挡住了高棉和寮国的侵蚀,还不断四处出击,扩大了版图。

  究其根源不难发现,正是有大量的来自北方的难民涌入,给这些国家注入了活力和实力。

  要知道这些汉人虽然是难民身份,但绝不是赤贫懒惰的丛林部落野人,这群人不仅有财富,还有生产技能,而且勤劳耐苦,这些人的到来,不仅极大繁荣了安南诸国的经济,还扩大了兵源,全面提高了这些国家的综合实力。

  以莫氏为例,原本就是一个山区小割据政权,夹在郑主的河北国和大清之间苟延残喘,然而在那段时间里也是实力突然大涨,不仅抗击寮国,还能击败后黎朝的军队,迫使后黎朝承认其独立地位,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至于南方的广南国,也抵抗住了高棉帝国的进攻,不仅收复了失地,还攻占了湄公河三角洲,最终还灭掉了占城王国,实现了咸鱼翻身。

  显然,这些国家接纳的难民绝不是少量的,而应该有十万级以上的数量规模,否则的话,也不会对国家实力有如此显著的增强效果。

  因此,火塘俱乐部人士讨论后认为,如果说几年后大清实施迁海令是我们获得外逃移民的历史机遇的话,那么这次清廷攻入滇黔,略地广西沿海的军事行动所造成的难民逃亡潮,对我们而言也应该是另外一个历史机遇。

  所以当务之急,首先是要稳住陈上川,不要让他一味退却,而是要协助他保住沿海的地盘,并尽量收拢难民,不要让这些人逃亡到安南去便宜外人。

  要知道,这些来自滇黔一带的难民多是沐府和跟随永历逃难的军户和乡绅,这些人不愿意留下来当满清的佃奴,是有明一朝最后的遗民,这样的一大群人,以其便宜了那些外邦,不如让我们收编。

  关键是以我们澳洲的形象,对汉人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总之我们比那些异邦更能获得难民的有利条件。

  这就是那封信件出笼的原因,显然,火塘俱乐部的人又开始“下大棋”了……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