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8 银镜反应?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常非常有害,重要的话说三次!

  当然了,其背后还有另外一个真实的原因——骄傲。

  化工组成员们不屑地说,既然我们来到了这个时代,难道还要用欧洲人的技术?

  银镜反应不香吗?

  这是高中的化学常识哎!如果这个我们都不知道应用,那也太跌份了吧!

  于是化工组最后一致决定,采用葡萄糖银镜反应来给平板玻璃贴银。

  在平板玻璃被生产出来的第三天晚上,夸下海口的化工组开始准备银镜反应的原料,银子是现成的,至于葡萄糖,可以用麦芽糖替代,而硝酸、氨水和纯碱等,溶洞物资和医务室里也是现成的,何况医务室里还有大量的次氯酸消毒液,这些都可以制备出银化物。

  不过,最后化工组讨论后认为,因为硝酸和氨水现在无法制备,用溶洞里现成的也是无奈之举,但医务室里的苏打还是尽量别用了,因为医生们的制药研究也需要,而且拿医用级别的纯碱做玻璃镜子确实有些可惜,苏打就是纯碱,相信应该能找到其它的制备方法。

  毕竟,尽量利用现有的条件才是今后能大规模生产的长久之策。

  纯碱这种普通的化工原料其实有许多制备方法,比较正式的方法是拿芒硝、煤和石灰石煅烧,这叫热还原法,可以获得比较纯的纯碱。

  但是,芒硝也是一时半会儿搞不到这么办?哥几个正在抓耳挠腮的时候,老朱跑来告诉赵老师他们,说悉尼岛北岸的浅海区有大量红海藻,也许这个东西可以制备纯碱或者什么其它碱,不过纯度什么的,就不敢打包票了......

  好吧,不管怎样,老朱的建议倒是把化工组的成员们说的眼睛一亮,第二天一大早,赵老师就带着化工组的年青人划着小艇去悉尼岛捞了几船海藻。

  然后他们就在老朱的牲口棚外架起了简易炉灶,将这些海藻烧成了草木灰,然后再放入牧场煮饲料的大锅里加水溶解,再把水烧开烧干,最终得到一种灰黑色的物质。

  赵老师拿试纸测了一下,发现碱性挺高,于是再加水溶解,又拿棉花过滤,再一次烧开烧干,就这样几经折腾,过一天,让原本是黑灰色的粉末变成浅灰色的粉末。

  然后赵老师他们果断决定,就这样了!得过且过吧……

  经过化工组成员们的一番讨论,最终决定拿这种主要成分和杂质根本说不清道不明粉末当成纯碱来使用。

  接下来就是当天晚上溶洞里的玻璃镜子生产示范,这个事情又引起不少穿越者的围观。

  赵老师告诉这群围观群众说,下面展示的制镜工艺叫“银镜反应”,是旧世界十九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发明的。

  首先,赵西河将一些白银小颗粒放进稀硝酸溶液里,过了一会儿,银粒渐渐的溶解消失了,稀释的硝酸与银直接产生了化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