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9章 步入盛唐_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命于太守的,弄的就像是他臣子一样。”

  “所以那汉宣帝不就在诏书中说过吗?”

  “与我共天下者,其二千石乎。”

  朱棣吹了吹茶汤,轻饮一口,咂了咂嘴。

  “有点淡了。”

  一旁的朱高炽开口道:

  “浓茶伤身,爹,喝点淡的对身体好。”

  朱棣眼睛一翻,没好气道:

  “还管起你老子我来了,你自己不喝的也浓吗!”

  挂着两个熊猫同款黑眼圈的朱高炽低头看了看茶盏。

  掌心大小的玉盏里是一片墨绿。

  “儿子这是提神用的。”

  “浓的,劲儿大!”

  朱棣眉眼一竖,茶盏一放。

  “嘿!你小子什么意思!伱……”

  一旁的朱瞻基赶紧插话道:

  “说太守!爷爷!继续给孙子讲讲这区别。”

  朱高炽捧着小小的茶盏一口一口饮着。

  朱棣平复一下,哼了一声。

  “太守的权力如此之大,则选任县令就显得相对不那么重要。”

  “所以汉家天子只需要用心做好二千石官员的选拔任免工作就能够治理好天下。”

  “而自隋以降至唐宋,虽有府、州来统辖地县。”

  “府、州长官也有上传下达、稽查考核辖县官员的职责。”

  “但他们已经不能单独掌握属下县令官员的赏罚任免之权,而县令们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治理百姓了。”

  “因此这天下的治乱,百姓的生死,就全看县令是仁是酷、是贪是廉。县令就显得很重要了。”

  “因此,唐玄宗此举就是为了保证县令一级的官员都能仁而有道!”

  “如此,天下才能安稳有治。”

  朱棣说到此处,一旁的朱高炽微不可查的叹气一声。

  但那边的爷孙两毫不知觉。

  “当。”

  茶托放在石桌上,与玉盏发出一阵脆响。

  那边的爷孙两齐齐看向胖太子。

  “唐玄宗下诏要求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员、各州刺史以及京兆、河南、河中、太原四府的府尹、少尹各自举荐县令。”

  “确实是很重视县令。”

  朱高炽放稳茶杯,扶膝道:

  “但在举荐环节上就重视县令,则必然将会根据官员的保举、推荐县令的成效来决定赏罚。”

  “这样选出来的县令只能是那些以虚文涂饰政事的胆怯懦弱之辈,是没办法造福百姓的。”

  一旁的朱棣双手往膝盖上一放,整个大马金刀的坐在石墩上,气势汹汹的看着胖儿子。

  一旁的朱瞻基挠了挠脸,有些尴尬。

  朱高炽旁若无人的继续道:

  “如果举荐非人,则举荐者害怕遭受连坐处罚,会与被举荐者相互掩饰以避免奸行暴露。”

  “所以保举之法肯定不足以整肃为官纲纪,惠泽民生。”

  “重视县令,难道仅仅意味着在选举官员的时候重视吗?”

  “所谓重视是指在任用县令的方式上重视,而不是仅仅通过重视县令的选拔举荐就能够完成实现任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