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_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吧?

  ……

  【公元310年,拓跋猗卢在定襄盛乐定都,国号为代。】

  【公元386年,被前秦灭亡的代国,乘淝水之战后北方大乱之机在盛乐重新建国。开国皇帝是拓跋珪。】

  【重建后的代国,不久又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公元397年,拓跋珪打败了慕容宝统治的后燕,将后燕的两万多“公卿尚书将吏士卒”予以收编。】

  【公元398年,北魏把都城从盛乐迁到平城(今山西大同)】

  ……

  北魏·孝文帝时期

  元宏看着天幕上先祖的筚路蓝缕的过往。

  慕容氏是最早进入中原的鲜卑族人,汉化程度比较深,若非打败慕容氏吸取了他们的统治经验。

  我大魏也不能快速的提升在中原的统治。

  随即低头看了看手中写好的改姓诏书。

  “一切都是为了千秋万代。”

  ……

  【初入中原,拓跋鲜卑就实施了“一国两制”。】

  【胡汉分治这个创始于十六国汉赵时期的治国手段,成功缓解了鲜卑与汉族的矛盾,使这个新兴王朝在这片土地上站住了脚。】

  【同时朝廷开始任用汉族官员,北魏形成了由鲜卑贵族和汉族士人共同执政的政权。】

  【中原大地上胡汉杂居的区域不断扩展,仅当时的都城平城地区,在建国短短五十年内就有一百多万汉人迁入。】

  【胡风汉俗,相互杂糅,是北魏王朝普遍存在的现象。】

  ……

  季汉·怀帝时期

  诸葛亮看着天幕,思考着。

  看这胡汉分治跟南中自治差不多。

  但这需要当政者在双方的团结和矛盾上保持微妙的平衡。

  但粗观那拓跋焘行事,他们还是保持着野蛮的胡人风格。

  矛盾不减啊。

  ……

  【公元423年,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年仅十七岁的拓跋焘继位,继位后的第三年,建立文庙祭祀孔子。】

  【建立太学,要求鲜卑和汉族贵族的子女必须在此学习儒家经典。】

  【征请数百名汉族士人为官治理朝政。】

  【经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北魏王朝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不断增强。】

  【拓跋焘指挥北魏铁骑先后灭掉大夏、北燕、西凉,使喧哗纷扰达一百二十余年的北方重归统一,形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

  东晋·明帝时期

  正在打着五禽戏的司马绍叹口气。

  永嘉之乱后,跟随司马氏南迁的大族都是与皇室最亲近、地位最高的世族。

  那些留在北方的世族日子也不好过。

  就算以坞堡自守,那也是有的守得住,有的守不住。

  最后也只能与胡人合作。

  “唉,一切都是为了家族,都是为了活下去。”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平城,

  市口处一大片绵延不断的血迹,述说着此处曾发生过什么。

  ……

  【公元439年,三朝元老崔浩奉命编修北魏《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