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番外二 39岁。_太后千千岁(清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岁月静好,明玉在慈宁宫度过了自己二十九岁、三十岁、三十一岁和三十二岁的生辰。

  二十九岁生辰时,皮岛划归大清版图,互市在沿海铺展开,推动了全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成了整个大清的钱袋子。

  国库从此再没缺过银子。

  关外培育的优质粮种,在关内和江南得到大规模种植,在小冰河时代逆天改命,虽不敢说人人都能吃饱,至少没再出现过饥荒年。

  朝廷无需赈灾。

  与明玉之前的设想基本一致,老百姓只要饿不死,就没人愿意背井离乡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朝廷对着干。

  没有了贫苦百姓的支持,所谓的农民军和残明势力根本不值一提,有的原地解散,有的被朝廷招安或轻松剿灭。

  三十岁生辰那年,由工部牵头,魏循出面开办的火器厂和造船厂全面赶上了欧洲的进度,隐隐有超越之势。

  大清的火器基本自给自足,并且出口到全世界,连英格兰皇家舰队的大炮都是从清朝进口的。

  原因无他,物美价廉。

  造船厂与火器厂的进度条差不多,魏循借着试船的由头,几次下西洋。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再到大西洋,是世界上横跨亚、欧、非和美洲的第一人。

  给世界人民带去了大清的优质粮种和治疗瘟疫的符水,进一步扩大了火器和船只的出口范围,追赶上了欧洲大航海时代的脚步。

  与欧洲殖民主义不同,大清走亲民路线,魏循几次下西洋,不但带回了其他地方的土特产,还带来了许多使团和请求加入宗属国的国书。

  东方大国的崛起,及其独有的怀柔亲民路线,彻底打乱了欧洲血腥的殖民计划。

  等欧洲人反应过来,清朝早已取代英吉利成为海上霸主和真正的日不落帝国,根本不可撼动。

  而让清朝拓宽眼界,引进技术,从而奋发崛起的正是他们自己。

  都不知道该怪谁。

  三十一岁生辰时,福临成年,顺利亲政。

  这一世多尔衮还活着,康熙帝没有年幼失祜,鳌拜根本不敢造次始终夹着尾巴做人。

  各地没有起义军,明朝残存的势力全被剪除,朝廷下令休养生息。历史上三藩之一的平西王吴三桂此时正守着陈圆圆,窝在辽东总兵府中给盛京看大门。

  历史上三藩之一的平南王尚可喜,因其曾经在皮岛工作过,此时奉命镇守皮岛,给皮岛看大门。

  历史上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精忠,也在皮岛工作过,可皮岛已经有尚可喜看门,耿精忠因水性极好,会架船,带兵跟着魏循出洋出去了,在船上给魏循看大门。

  安置好三个看门大爷,不是,是康熙帝执政生涯中的三个不稳定因素,明玉在三十二岁生辰那日许下了一个愿望。

  她说“昨夜有仙人给哀家托梦,说他被困在始皇帝派徐福寻仙的那几个岛上,求哀家去救他。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