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章 检疫科_重回1982职工大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明在旁边想了想说道:“要是有确切的贪污或者受贿的证据,倒是可以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其它的就别搞了……”

  秋火明有些诧异地看着他,没想到他的心思竟然跟自己一样,他看着包俊说道:“我同意小明的话。”

  说完低头从书包里将那条烟抽了出来,顺手塞给包俊,“打听消息用的,这事可就靠你了。”

  “这倒是,皇帝不差饿兵。”李明大道理一套一套的。

  包俊原本还想推脱,又觉得他们说得话有道理,厂里那帮子人,不见好处不撒鹰,况且他烟瘾也不小。

  “那我就收了!哎,大明啊,你哪来的钱买的烟?”

  李明插了句话,“他现在可是作家,稿费大大的有……”

  秋火明老脸一红,还没等他解释,包俊凑过来问道:“我也投了报刊几首诗,就是没个下文,回头我去你们学校找你,你帮我看看……”

  秋火明神色一正,伸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摆出一幅伟光正的模样说道:“其它的我不敢说,就这现代诗,我的确还略懂一点,回头把稿子带过来,我们一起合计合计……”

  “嘿,够意思。”包俊的小眼睛笑成了一道缝。

  这是个躁动的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的冲击正在改变着这一代年轻人,他们热血沸腾,物质逐渐改善的同时,精神文化的空虚开始入侵,他们迷惘,他们想了解这个世界……

  79年4月现代诗人舒婷在《诗刊》杂志上发表的《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这首诗一经发表,就在女性读者中引发了一次探讨两性关系的热潮。

  同年同月,顾城在《星星》杂志发表了那首让他一举成名的诗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去寻找光明……”

  70年代末期与80年代是个盛产诗人的年代,北岛、海子……

  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加是人尽皆知,不过这首诗要到89年才被海子写出来。

  从70年代中期开始,各种文艺周刊都开始有诗的专栏了,“诗”对现代人来说可能仅仅只是一个调味品,但是对当时的一些年轻人来说,这是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乌托邦……

  “你还要上班,那今天就这样吧,回头我请你吃饭……”秋火明转身把车倒转着调了个头。

  “等一下,我送你们到门口再回来,让我也出去透透气。”包俊跑回车间放好烟,这才到推出来一辆五成新的二八杠自行车出来。

  到了小道上,他熟练地翻身上了车。

  秋火明带着李明骑着车跟上,他们径直往厂房东门驶去。

  包俊骑车有点野。

  秋火明脚下踩得飞快,这才堪堪跟上。

  眼看到了门口,人流多了起来,包俊这才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