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章 六月的刑场 2_政法委书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渡船启动了,船尾泛起一簇簇白色小花,他眼睛湿润了,不停地向我们挥动手,泪水也从我脸上滴下,渡船把我们隔得越来越宽,他瘦削高挑的身影渐渐缩小,模糊了。

  我对唐无鱼说:“花溪渡口真不错。”他点头说:“对,没上鹧鸪山就受到了教育。”

  下午大约2时40分左右,我们赶到了鹧鸪山脚下,县委宣传部和当地驻军的领导早就等候在那里。我们立即乘“东风”军车往山上走,一个脸色赤红,挂中士肩章的解放军战士当我们的向导。

  鹧鸪山,由于俊俏挺拔成为当之无愧的边陲名山。

  鹧鸪山,因为那场边境冲突为我军的历史上又增添了色彩浓重的一页。

  鹧鸪山早已被世人所向往,时至今天,还是很有点烽烟缭绕的边塞感和神秘感,仿佛远古一个永恒的故事。

  我们来到当年作为部队集结地的3号坑道,但坑道口早就被水泥板封死了,据说坑道里的设备还原封不动。对当年坑道里的生活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因为我曾进入坑道采访过步兵A团的指导员。

  那是7月的一天夜里2点钟,步兵三连二百多人悄悄进入了坑道,担任预备队随时接替友邻部队的战斗。

  至此,他们已经完全没有退路了,生与死只有一步之遥,英雄和烈士只存在于一瞬间。

  随着山势弯曲的坑道,闷热难耐,空气污浊,他们只能穿着裤头背心吃饭睡觉,连大小便也拉在木桶里。山下的水泵早就被炸断了,因此一个星期只能洗一次澡,一次澡每人只分配到一脸盆水。坑道里的饭菜供应也不正常,压缩饼干成了他们的主食,由于缺乏维生素,大家的嘴唇都起了血泡。他们利用黑夜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以及各种补给,有个名叫向延安的士兵夜里出去倒大便,不幸被流弹击中,永远留在了山上,伴随他身边的是一棵小小的松树,还有一封没来得及寄出去的家信。面对艰苦的生活大家都十分的乐观,认为为人民为祖国奉献吃这苦值得。

  我站在坑道口边上,久久不愿离去。唐无鱼说:“走吧。人死了就死了,他不会影响活着的人的,大家都要珍惜今天的生活就是了。”

  “两边和平十几年了,留住坑道又有什么用呢?”鲍乃乃轻描淡写地说道。

  真的没用了吗?我的内心充满疑问。

  山林里传出一阵动听的鹧鸪声,好像回答我的疑问似的。

  山路迂回,路的两边尽是林木,水泥路面却十分的干净。汽车来到七号阵地,大家纷纷往下跳。解放军中士严肃地说,大家千万不要进入阵地,因为里面还有很多弹片和没响的子弹,甚至还有刺人的骨头。

  我知道,中士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因为这里发生过惨烈的战斗。当时,几千名敌人轮番向阵地冲击,炮火把阵地的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