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04章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力军,以一个县为例,衙门里公职人员中,知县、县丞等朝廷命官共有11人。经书、散书等书吏百人左右,而衙役人数更多,足有四五百人。胥吏负责文书档案,公牍传递,诉讼刑名,司法治安,输粮征税,戒备警卫,可谓是维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社会有序稳定的主力军。

  在这一点上,杨宪用的同样是后世的大智慧,那就是老人用老办法,新人用新办法。现在已经是胥吏的,那么就不用再参加政务员考试,直接转变他们的身份编制。

  “不是,恩相你看了便知。”胡惟庸将手中的报纸递了过去。

  李善长慢悠悠将最后一口粥喝进肚子,然后用布擦了擦嘴角,将其放下后,这才接过胡惟庸递来的报纸。

  现在在他们看到自己本可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时,再去看这些个高高在上的大老爷们又会是什么想法?!

  李善长眼前一黑。

  这大明天下,是你们士大夫多,还是胥吏,以及还没上岸的读书人多?

  别人对他硬,朱元璋只会对那人更加强硬。

  原本以为老朱家只有朱元璋一个人脑子不清,没想到就连他最为看好的太子朱标也在犯浑。

  要知道杨宪在他心中,一直是为国为民、无所不能的“圣人”形象。

  这是第一张卷子,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也就是专门用于测查与行政职业上的成功有联系的一系列心理潜能的标准化考试。

  而这一面,这份百官联名上奏的内容,则是让他们感到失望,不仅仅是失望,还有愤怒。

  下一刻,他拿报纸的那双老手都不由自主颤抖起来。

  李善长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下意识开口道:“是扬州那边又搞出什么惊人的发明了吗?”

  区别于新式科考的专业性。

  李善长终于明白,为什么见惯风浪的胡惟庸会如此失态了。

  政务员是什么,和以往的胥吏完全是两个概念,既然可以由政务员直接升成官员,换而言之,也就是说政务员就是大明官员的预备役。

  日后那是要做官的。

  在你面前,我们就算是想要干点什么,也掀不起什么太大的浪花来。

  现在,才是真的把事情给闹大了。

  难道太子爷,太子太孙,也这样糊涂不成?

  太和殿上,李善长和朱元璋讲,仁政也需要人去施行。

  这些胥吏和读书人,不找士大夫拼命才怪呢。

  在古代科举选官的本意在抑制豪门,笼络中下层,防止出现威胁皇权的世家势力。老实科考,四书五经,八股文,考上去的官员很多都是皓首穷经,空谈理论的书生,他们读了大半辈子书,但是不少没做过什么实际事务,所以事情处理要靠基层一线的吏。

  “恩相,你翻过来再看。”站在一旁的胡惟庸开口道。

  报纸上将胥吏改革的事情写得很详细,给那些胥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