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1章 信号传输层面的麻烦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降低、长度缩短,但宽度大体保持不变的伊尔76。

  就是说还能得到航空工业系统内其它兄弟单位的支援。

  而今天的情况……

  也差不多。

  靠巧思来投机取巧的空间很小。

  之前丁高恒说的已经非常明白了。

  先是常浩南例行展示一下理论层面的进展,然后就是几名负责硬件研发的带头人开始争论。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自打上個月项目正式立项开始,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在这里上演类似的剧情。

  又一场气氛热烈的项目研讨会正在进行。

  主要是这个设备,实在是太别扭了。

  总之,几乎是在从京城返回南郑的路上,梁绍修就已经粗略构思出了这个方案的整体样貌。

  西安光机所在90年代中期就研发出过飞秒(千分之一皮秒)级激光器,只不过峰值功率不能达到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因此没有被常浩南选为光源。

  “但现在我们发现,在10皮秒以下,还能进一步分为三个更加细致的作用过程。”

  更麻烦的是,为了对获取端和控制端进行信号延时补偿,还需要引入一种叫做“真实时间延迟线”的技术,而这东西的补偿能力和物理长度有关,动辄就是几十上百米,又会对传输延迟和损耗带来不利影响……

  一来,这些亚皮秒级的研究更多是考虑到战未来的需求,对眼下这个皮秒级项目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像是激进的吹气增升技术,对于一架战术用途的双发飞机来说风险过大,属于得不偿失的设计。

  “在高能激光照射到金属材料表面上之后10飞秒,就会引发电子受激电离,而继续延长照射时间到100飞秒,才会开始发生电子-声子耦合,不过这个时候还不会表现出可见的热效应。”

  因此,下了飞机之后,梁绍修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集中秦飞集团的主要研发力量,开始部署预研工作……

  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常浩南切换了一页PPT,然后继续道:

  另外就是,战术运输机有在非铺装跑道上起降的需求,所以需要在发动机防异物和起落架结构的设计上进行特别关照,好在连更大的伊尔76都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倒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首先发言的照例仍然是常浩南:

  “上一周,侯院士的团队已经利用飞秒级脉冲激光器验证了我之前提出的烧蚀阈值模型。”

  短暂的茶歇之后,负责控制信号传输和负责光源控制的两个技术团队就掐了起来。

  而信号传输团队的负责霍鹏华则表示你怕不是在做梦,单是光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两次低损耗转化就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哪有那么好的事情能满足你这么多要求,尤其是那个低电磁辐射的要求,本身就和高带宽冲突,除非增加一层厚度和重量极其离谱的屏蔽层,否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