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章 激战喜峰口(1)_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的亲王。他是三朝老臣,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征服蒙古,攻打朝国一直打到平壤。清兵入关之后,他又一路追杀李自成。后来,福临继位是为顺治,他成了辅政大臣。

  他们俩亲自带兵前来,这无疑是清朝的重量级人物,林毅当然不敢小觑他们。

  刘肇基决定亲自出马,带领5000人马到城外埋伏,以掐断这两路鞑子的归路。

  为了使这一战更有把握,总兵官刘肇基还给他的邻居,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写了一封信,让他出兵帮忙。可惜的是,这个吴三桂大奸似忠,特别是听说他仇视的林毅在这里,他把信撕了个粉碎,始终未发一兵一卒。

  在刘肇基5000兵马出城的第二天,战斗就打响了。

  多铎和济尔哈朗都不是鲁莽之辈,他们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摸清楚了密云一带明军的防守情况。当得知这里一共有8000明军的时候,长城上200里的防线,平时只有林毅的3000人驻守,他们轻蔑的笑了。

  两个人进行了分工,多铎进攻喜峰口,济尔哈郎进攻青子岭。两个人打算使林毅首尾难顾,腹背受敌。

  他们俩当然知道这两处是林毅的重点防守地带,但是仍然选择了这两处作为突破口。因为长城建立在崇山峻岭之上,其他地方山高地险难以接近长城,更别说打仗了。

  在多铎指挥下,一旗人马作为第一梯队,猛攻喜峰口关城。在一名固山额真的带领下,约七千八旗兵如潮水一般向关城扑来。

  关城上30门红衣大炮早已经对准了蜂拥而来的鞑子。

  十名明军负责一门红衣大炮,每门红衣大炮负责十米的防线,城门左右建有辅城,城门内还建有瓮城,这些都是林毅新建的,红衣大炮架在垛口上,瓮城和辅城马道上堆满了弹药,箭矢,圆木,石块等守城之物,堆积如山。

  大炮与大炮之间的间隙,则用火枪手和弓箭手等来填补,这样他们就组成了远近交叉火力。

  林毅立马在关城的城上亲自指挥。

  长城城墙的平均高度八米左右,宽七米左右,大致是个下宽上窄的梯形。但是关城的城墙还要高出好几尺,而且长城的设计是在崇山峻岭之上,按地形所建,内墙显得低,外墙显得高。

  因此,林毅立马所在的地方,从长城外面看,他是站山巅之上三丈多高的地方,居高临下,又透过单管望远镜,远处的情况看的非常清楚。

  今天的天气又好,他就看到远处十几里开外的地方,密密麻麻全是鞑子的兵将,简直是铺天盖地,无边无沿,各色旗帜迎风飘扬。

  “妈的,3万人马列阵还真不少,来的好,如果你们不来,老子这些天就白忙活了!”林毅看着这些凶恶的鞑子兵一咬牙,心中发狠。

  这时第一梯队的八旗兵冲过来了。

  “不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