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毕竟东流去(五)_国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元大奇:“什么人,如此军国大事,难不成他不答应,本侯就做不成了……哦,你说的是黄先生。(好看的棉花糖。更新好快。”

  他苦笑着‘摸’了‘摸’鼻子:“黄先生不答应,此事还真有点难办。不过,北伐何等要紧,徐州又是北伐恢复故土的起点,黄兄实在没有道理反对的。”

  郝肖仁挤了挤小眼睛,讨好地笑道:“侯爷,属下说得又不是黄先生。”

  “那你说的是谁?”

  郝肖仁却不接茬,反问:“侯爷,属下想斗胆问你一句,若是说得不对,还望侯爷恕罪。若侯爷答应饶过小的一命,属下才敢问。”

  说着,就提起那口袖珍得可怜的紫沙陶茶壶,给孙元倒了一小杯。

  孙元不悦:“某从来不以言罪人,只要不是胡搅蛮缠,我都不会治罪的,你有话就说。”说完,他端起酒盅大小的茶杯,品了一口。

  郝肖仁:“侯爷,小人想问的是,你有没有想法将侯府设在北京城里?”

  孙元面容大变,霍一声转头看着郝肖仁:这个小人是在问鼎之轻重啊

  !

  在全歼多铎、阿济格两部之后,满清八旗主力基本上已经被消灭干净。所有人都知道,建奴已经在北方站不住脚了。恢复故土,收复北京已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

  孙元以军功授田的制度一出,宁乡军将士都有了个盼头,也不枉追随他将近十年。

  实际上,扬州大战之后,几乎每个宁乡军士卒名下都寄存了上百亩地。带兵大将积功甚至有好几千亩良田。除了一线作战部队,后勤部‘门’的人的名字也记到功劳薄上。说难听点,就连后勤部看‘门’的,才当差一年的小兵也‘弄’了十来亩。

  当然,这些田地都不是实授,要想真‘弄’到手里,还得等孙元收复整个北方,收缴无主土地之后才进行分配。

  对于北伐,现在甚至不用动员,整个宁乡军从上到下都是杀气腾腾。若不是在刚才这一场空前大战中将粮秣辎重弹‘药’消耗得干净,这个时候只怕已经有好战的将士上血书清孙元出兵了。

  但是,事情就怕但是。但是,就算孙元率领宁乡军收复了黄河以北地区,将功劳薄上的土地兑现,还存在一个法律上的问题。[棉花糖]北方的土地可都是有主的,尤其是河北、河南、山东,乃是宗室、贵族和大官僚、名‘门’望族的积聚地。譬如洛阳一城,除了福王,还有一连串姓朱的皇族,什么奉国将军、镇国将军,什么奉国中尉、镇国中尉,所有的好土地都被皇帝的亲戚给兼并去了。

  这个世界上的朱家人实在太多了,一旦孙元收复北方失地,这些王爷和大人们回到北方,要收回以前土地,大家不是白忙一场吗?

  他‘奶’‘奶’的,合者咱们流血牺牲,这天下都是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