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午餐肉和肉食供应_国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一丝红润,好象很惬意的样子。

  他奇怪地看了小余一眼,感叹道:“余经历,你们扬州镇出产的这种‘肉’食和‘奶’子非常不错,简直就是养生圣品。”

  午餐‘肉’这种东西在宁乡军可谓是人人痛恨的糟粕,大家是能不吃就不吃,除非迫不得已。因为是军需品,也没有在市场上流通。

  不过,还是有少量作为礼品送到南京各家公卿大夫手上。

  这些散发做工业气息的速食品一到南京,立即在上流社会中引起了轰动,实在是太美味,太方便了。

  明朝自弘治中兴之后迎来一个人口大爆炸时间,人多地少,粮食开始不够吃了,更别说‘肉’食。‘肉’食来源于牲畜口家禽,大牲畜那可是劳动资料,至于家禽,你不喂粮食,根本就不长‘肉’,这就是所谓的‘肉’粮比

  。

  于是,明中期以来的人口大爆炸是建立在人口体质急剧下降的基础上。

  没有足够的‘肉’食,你走到大街上,满眼都是一米五十的矮个子,一个个都显得很是瘦小。不像盛堂和北宋东京,全是三高大胖子。据后世的考古发掘,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个妃子体型达到惊人的一米九十。

  正因为如此,在战场上,明军单从士兵素质来看,根本就比不上长期食‘肉’的满州八旗军。同粗豪的建州军比起来,很多明军简直就是小孩子,不少明军都患了严重的夜盲症。

  农耕民族要想战胜北方的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只能依靠装备和高度的组织‘性’,可惜这两点明军都没有。

  反正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明朝中后期普通百姓的生活,“缺‘肉’。”即便是中上人家,一个月能吃三四吃‘肉’,就算是不错的了。日子过得差的,要遇到‘春’种秋收这种要出大力的时候,才能见荤腥。

  所以,对于‘肉’食,大家都是很希奇的,即便是在军队里。

  如宁乡军这种每日都能见到‘肉’的部队,对很多士兵来说简直就是天堂。

  实际上,为了解决士兵吃‘肉’问题,这十多年来,孙元也是绞尽脑汁。除了水师远洋捕捞船可以源源不决提供海鲜之外,他还是试图搞集约养殖。可惜,现代社会的养殖业是建立在‘药’品和抗生素的基础上,没有‘药’,你只能眼睁睁看着所养殖的家禽家畜因为患病成片倒下去。

  毕竟,那么多家禽和牲口集中养殖,实在太容易得病了。

  在付出不小的代价之后,孙元这才深刻的认识到,集中养殖这条路在明朝根本就没有办法实行。打个比方,你如果要‘弄’个养‘鸡’场,首先你得按几台大风扇,以便在热天给‘鸡’散热,这东西,他实在没办法鼓捣出来,更别说土霉素之类的‘药’物了。

  想了半天,他这才意识到这条路走不通。唯一可行的办法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