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七章安陵堡危机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能穿过层层的防线。

  于是这一封书信,很快就到了傅友德的手中。

  傅忠之死,对傅友德还是有一些打击的。本来傅友德的头发还有一些黑色的。但是得知傅忠自杀之后,傅友德将自己关起来,沉思了整整一天一夜,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发现,傅友德的头发都白了。

  很多人都担心傅友德因为这一件事情,发脾气。甚至迁怒其他人。但是傅友德与所有人预料的相反。傅友德反而变得更加和蔼可亲了。

  对身边的人态度更好了。

  盛庸作为傅友德征讨云南的部将,在这一次整军之中,被傅友德看重,带在身边调教。

  盛庸的提拔,也代表着傅友德无奈。

  傅友德以超出寻常人的目光看出来了未来的军事变化,并积极的推动军事改革。但是问题是,南京大多数将领都没有这个想法。如果这些将领不能庸将,反而好了。恰恰相反,因为朱元璋没有大开杀戒,朱允炆麾下有一系列元老宿将,一个个都有辉煌的履历。他们对于大明原本的军事体系之中,都是非常能打仗的。

  只是可惜,这些人之中有学识的人很少。大多都是跟随朱元璋从草莽之中杀出来的。这些人打仗的本领,并不是谁教的。而是从一次次惨败之中学习的。

  让他们用这种办法去学习新战法,新技术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过时了。与大明原本的军事体系一样。

  但是问题是,在大多数时候,过时的人永远不会说自己过时的。

  他们并不承认傅友德的改革的必要性,反而觉得傅友德是为了自己的战败找借口。甚至纷纷寻求取代傅友德的可能性。比较他们觉得,大家都是开国侯爵。傅友德的资历比他们浅薄多了。不过一降将而已。傅友德能做到的,他们也能做到。

  在这种情况下,傅友德只能提拔年轻将领。傅友德从自己的旧部之中去找能够理解自己的军事思想的人。盛庸就脱颖而出了。

  盛庸见傅友德这个样子,尤其心疼。

  毕竟,在盛庸在征战云南的时候,是见过傅忠的。与傅忠还有一些交情。更知道,傅友德对傅忠的看重,傅友德是有好几个儿子,但是可以继承傅友德地位的儿子,也只有傅忠而已。

  盛庸甚至希望傅友德能将心头的怒火给发泄出来。这种反常的情况,更让人心疼。

  傅友德看着张明的书信,然后原样装回信封之中,递给盛庸说道:“找一个胆大的。将这个书信直接送给叶沈。”

  盛庸说道:“是。”只是盛庸心中有一些疑惑。

  傅友德轻轻一笑,说道:“你是想问,为什么要这么样做吧?区区一座安陵堡,耽搁数月的时间,而今安陵堡全然无用了。叶沈难道还真会来救安陵堡吗?”

  盛庸说道:“难道不是吗?安陵堡不过区区千余人。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