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二章李景隆的处境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塌了------”

  他放纵这些人,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想让太子真正明白,儒家的虚伪,真正明白该如何做一个皇帝。从而改弦易辙。回到他这个父亲的怀抱之中。

  也回到朱元璋计划中的正轨之中。

  至尊父子之间的事情,李景隆并不知道。

  此刻的李景隆正在从海路赶往北京。

  李景隆之所以如此,也是有原因的。

  自从父亲去后,李景隆刚刚开始也是有些作为的,但是时间一长了,就成为了五军都督府的闲职。无他,而今五军都督府中,有魏国公徐达,宋国公冯胜,刚刚从前线回来的颍国公傅友德,这三个元老在,他曹国公李景隆实在硬气不起来,即便李文忠在的时候,李景隆在这三位面前,也必须自称子侄的。

  而今,李景隆自然不可能争夺到五军都督府的实权。

  当然了。

  李景隆也是有靠山的,这个靠山不是别人,正是太子。

  他比太子年纪小,比太子小一辈,但是从小跟着太子长大,太子读书的大本堂之中,不仅仅有太子,还有其他勋贵子弟,李景隆小时候也在大本堂读过书。

  而李文忠的身份,虽然是勋贵,更有几分外戚的感觉。所以在身份定位上,更能让皇室相信。

  这也是为什么?在建文时期,名将凋零,将二代之中,不是没有别人,建文帝却选李景隆来挑大梁了。

  只是,他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他明显的感受到,陛下与太子对他疏远了。

  李景隆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最后只能觉得,当年在开海一件事情上,得罪何驸马?何驸马在皇帝哪里说了什么?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在靖难时期的丰功伟绩,让皇帝与太子看在眼里,当然了,他们不会因为没有发生的事情,来处罚李景隆。但是也在内心之中否定李景隆政治与军事上的才华。

  看在李文忠的面子,给李景隆一辈子荣华富贵就行了。

  至于更多的,那就算了吧。

  李景隆自然不明白这些东西的,他在南京想要出头,没有皇室的直接支持,在这些长辈面前,他只能熬资历。

  但是李景隆不甘心啊。

  正如之前所言,将二代们,比起父祖,很难说不是废物,但是比起,后世养废的勋贵们,一个个还颇有能力,毕竟不提父祖的余荫,再怎么也是被父亲言传身教的,学上两三分,就远朝寻常人家了。

  毕竟,朱元璋的班底,放在青史上,也算是黄金班底之一。没有几个废材。

  李景隆想来想去,他觉得他要出头,一定要有人提携。这个人选来选去,就是何夕了。

  为什么?

  首先,太子与皇帝之间,微妙的问题,李景隆是有所察觉的。毕竟,李景隆与皇室有亲,寻常人不可能明白的微妙变化,李景隆是明白的,再加上太子的疏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