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五章辽东教育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五章辽东教育

  今日的想法,何夕仅仅深埋在心底。根本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有与姚广孝商议。

  与信任与否无关。

  仅仅是没有必要。

  虽然说何夕确信自己要走的路,也是想要改变这个天下,必须要走的路,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道路。但是他更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他这个想法,一定是与朱元璋的想法背道而驰的。

  朱元璋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古人。

  他固然理解解释一些现代思想。但是最根本的底子还是这个时代打造的。家天下,是朱元璋不用明说的底线。他要的是一个更好的大明。而不是更好的中国。

  因为大明是朱家天下。

  这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他必须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完成布局。才能抓住朱元璋死后的机会。这是相当刺激的一件事情。何夕很明白,朱元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明白,朱元璋在他身边安插了多少人。

  所以,忍耐,忍耐,忍耐,不要轻举妄动。

  按照朱元璋的划定的路线走。

  不要出格。

  虽然何夕知道自己的特殊性的,不到万不得已,朱元璋不会杀他的。但也是不确定的。因为朱元璋是何许人也,历史上他杀大将勋臣,哪一个不是举足轻重的。觉得不会轻易被杀的。

  不过,何夕还是决定做出一些铺垫。

  什么铺垫,就是教育,是思想。

  唯有新思想,战胜旧思想,世界才有新的出路。

  之前辽东的家底薄弱。何夕一块钱要当成两块花。一点活动资金都没有。而今,辽东也算是有一些家底了。何夕决定大办教育。

  他首先,辽东建立二十八家小学堂。自然是辽东十七卫所,再加上,沈阳,营口,旅顺,长春等十几个地方。都建立一个小学堂,招收适龄孩童读书。

  当然了,并不是全部。

  能上小学堂的人,父母最少是军官与吏员,是吃公家饭的。二十多所学校,总共的学生不超过两千人。

  一方面,是辽东人口并不多。而今不到三百万。孩子倒是不少。但是一般人家的孩子,是很难有读书的机会的。而且辽东也很难承受起更多人脱产学习的。

  这是辽东财政决定的。

  何夕再怎么下定决心,也不可能做到,毕竟钱这东西,并不是下定决心就会有的东西。

  至于小学生的教材与书籍,何夕在南京都编写过,只要重修整理一下就可以的。

  随即,又建立的沈阳工理学堂。比起太平工理学堂,沈阳工理学堂,在继承前者,矿业,冶炼的基础上,又更多有机械等科目。随即又建立旅顺海事学堂。

  而旅顺海事学堂,在造船。航海,甚至海战都有科目。

  最后是营口大学堂了。

  这个学堂,就是对应着国子监。何夕更是让杨士奇放下手中的工作,专门负责这里。

  比起,前两座学堂。营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