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七章 好大喜功之风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宫墙。微微皱眉。

  方孝孺这般出手,自然不是为了叶沈。而是为了扭转朝廷风气。扭转这股好大喜功的风气。而今勋臣们本来就在朝廷之中占据上风,如果战事不断,大批新贵就会冒出来。

  打赢了。对于文官来说,是政治上的败仗。因为勋贵之中又多了一批新贵。打过胜仗的勋贵,与不能打仗的勋贵,在官场的话语权是完全不一样的。

  打输了,对大明不利,对文官们来说,也很难说是什么好事。

  更不要说,对大明国力的损耗。对百姓伤害。等等。

  所以,几乎所有的官僚与文臣都讨厌打仗的。而百姓们,也是安土乐居的,他们也不愿意打仗,除非打仗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大部分这是不可能的。

  其实数年之前,在何夕出京之前,方孝孺已经嗅到了味道,嗅到了朱元璋转换国策的味道。洪武三年提出来十五不征之国,这几年几乎没有提过了。似乎有意在遗忘。

  而今何夕更是南洋,高丽的打仗。

  一个个藩王外镇。

  百姓们欢喜这万里之外的胜利,对能打胜仗的将军,崇敬之极。任这种情况蔓延下去。方孝孺看来,就不是一个爪哇一个高丽的事情。而今蒙古还没有打完。就已经另辟战场了。

  他恍惚看见,等十几年之后,大明的军队数路出击,攻西域,下南洋,攻缅甸。攻日本,一轮浩大的扩张。然后,就是中国有事,至于怎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大明在国外的军队纷纷崩溃。或者干脆放弃。

  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只有无数白骨,不管是将士的,还是百姓的。他们用生命见证了一切。

  方孝孺并不觉得,这是他的妄想。

  秦何在?汉何在?唐何在?当年万里城郭安在?

  “不,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发生?”方孝孺目光坚定,下定了决心。

  只是从什么地方下手,他还没有头绪。

  就在方孝孺思忖之间,看见诸王的仪仗过来,方孝孺侧身行礼不提。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