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六章薛贞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来招生人数就不会少了。

  何夕只是稍稍增加一些而已。

  简直是惠而不费。但也能起到一点的作用。

  何夕说道:“如果薛先生不放心,这样吧,我下书聘请先生,为北京国子监助教。说实话,你的问题,我也想过很久,只是我忙于公务,在学问之上,就有些疏忽了。正想请天下有识之士,为我解惑,也是为陛下解惑,薛先生可愿意担此重任。”

  薛贞说道:“多谢大人厚爱,只是此事------”

  他很纠结。

  他知道知道,何夕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不可能是白给他的前程。他想要这个前程,自然要付出一些什么?

  付出什么?自然是帮助他去安抚下面的人,让他们配合朝廷的政策。

  这个前程,他想不想要?自然是想要的。

  儒家本质上,就是要当官的。说好听的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说不好听的。是想升官发财,过年收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薛贞内心之中,有为民请命之心。自然想要这个前程,更重要的是这个职位也很清贵,是要他想办法解决大明天下的顽疾。

  这种感觉太好了。

  但是他不知道,这个结果,是不是下面很多人能不能接受。

  让他有一种背信弃义的感觉。将自己的支持者给卖了,换了高官厚禄。

  薛贞才犹豫。

  何夕说道:“薛先生,不用直接答复,你可以好好想想,顺便去南京国子监看看,另外,黔国公那边我已经安抚好了。只是,你今后要小心黔国公。今后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做了。太危险了。另外,几日之后,就南征之事,进行公开表决,你注意便是了。”

  随着何夕等人入主南京,南京国子监非常迅速地恢复了何夕当初控制的情况。而且何夕也从北京调了一些人马。就是为了重建南京国子监。

  而今南京国子监已经重建得差不多了。

  几乎上与北京国子监差不多了。只是学生还少了一些。但是想来不过数年,就能与北方四校,并驾齐驱。毕竟,何夕控制南京国子监很长时间,还是留下了一些遗产的。

  让薛贞去南京国子监,几乎能看到,所有最前沿的东西,已经一些南京国子监优势的项目,甚至北京国子监都比不了的项目,那就是何夕的新学与儒家的融合工程。

  这个工程,由何夕开始,即便南京国子监落入方孝孺手中之后,也没有停止。反而方孝孺亲自推动,增添了很多东西。

  甚至到了现在,何夕自己去看,很多地方也都能自圆其说了。虽然还有一些很深层的撕裂。但是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

  甚至何夕觉得,等一两百年之后,当事人都入土之后,后世很多人将历史视为当然之后,估计,他们也看不出来,自己是一个从后世而来的人。科学这东西,不是大明原生态。

  这也是何夕让薛贞去看看的原因,如果这里理论能够说服薛贞,那么就能说服更多的人。而说服不了薛贞。或许薛贞能在这个工程上帮一下忙。

  不过薛贞在乎的并不是这个。薛贞问道:“表决?怎么表决?”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