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来没有人使用,那就不是权力。

  虽然何夕更改了封藩之策。但是朱元璋还是拟定了藩王责任之中,藩王拱卫皇室的权力还是存在的。甚至加强了。原因无他,朱元璋其实很担心,未来的大明皇室权力受到侵犯。

  所以藩王拱卫皇室,就是加强皇室权力的措施。如果大明未来扩张有很多新殖民地,这些殖民地都是藩王。朝廷即便是权力很大,让皇室权力变得无足轻重。但是皇室与地方王室之间的关系,这种宗法关系,也会成为大明朝廷统御天下利器。

  一件东西必须有用,才不会被废除。

  皇帝也是一样。就说英国皇室,英联邦还重要的时候,皇室就很重要。因为英国女皇是英联邦共同的君主,而今英联邦

  这个概念变成无足轻重之后,皇室也就没有地位了。

  朱元璋也算是为子孙计深远了。

  只是子孙后代未必能理解朱元璋。

  最少,周王楚王并没有想到这些人。他们只是想到自己的权力。

  南北之战,给这些王爷最大的教训,那就是他们离开了本土会有很***烦的。

  很多都有了想法,那就是在本土,也就是大明也要有足够的影响力。否则中原朝廷要对付他们,他们也很难应对的。

  当然了,周王对这一件事情的想法,不仅仅是想要干预,他其实已经有了站队。他站北京。

  因为他已经被利益绑架了。

  也只有北京才回采买这么多粮食,北京的货物运输到南洋,在新港采买粮食回去,这是这几年最频繁的贸易。如果北京战败,北方粮食采购还会有吗?

  未必会有。

  无他,虽然从经济上来说,从南洋采购粮食,特别是新港采购粮食最方便。

  原因很简单,都是种粮食,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周王种植粮食,一开始没有想过卖粮食,但是结果是周王粮食种植模式是经济作物的。周王的粮食明显过剩。在各种成本上是最低的。只要卖出去,才能赚钱。

  周王手中的粮食一开始就注定了成为商品。

  而南方的粮食并没有那么纯粹。南方各地粮食产量并不低。不要看大明一年赋税三千万石上下,如果真算大明粮食产量。应该在数亿万石。须知大明赋税是亩收五升。五升是零点零五石,而各地亩产在两石到三石之间。可见粮食总产量。

  可以这样说,即便是到明末,单单算明代粮食产量,粮食依旧是不缺的。

  但是这些粮食更多是养活本地人口了。很少有出售的。

  周王手中每年能卖出数百万石。并不是周王产出粮食很多,超过了大明南部很多省份,而是吃得少,消耗少。

  这种情况下,周王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南京平定北方之后,南京会采购这么多粮食吗?必然是不可能的。

  无他,南洋粮食大举入市,会影响整个大明的粮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