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八章:生产追不上理论应用的发展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抬的喊了一声。

  “徐院士,在忙啊,要不我晚点过来。”

  办公室中,一道温润的声音响起,徐川抬头看去,是管理研究所日常工作的温远航。

  笑着冲他点零头打了个招呼,他开口道:“稍等一下就好,我整理完这点东西。”

  闻言,温远航也就顺势坐了下来,笑道:“不急,徐院士先忙。”

  点零头,徐川将注意力收了回来,完善好最后一点东西后,看向了坐在沙发上的温远航,笑着问道:“温院长找我有什么事吗?”

  温远航笑着开口:“是有些事。”

  顿了顿,他接着道:“首先是咱们研究院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我想问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第一个型堆大概什么时候能出来?其体积大,发电参数这些,徐院士您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数据或推算?”

  关注着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进展的,并不仅仅是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作为科学技术蔀安排过来,管理研究所日常工作的温远航必然同样保持着对研究所各大项目进度的关注。

  一方面是配合处理相关的研究工作和事务,另一方面则是将一部分重要项目,比如型化聚变技术,空发动机这些任务的相关进度与情况反馈上去。

  毕竟这些东西都涉及到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大到国防,到民生,都能牵扯到。

  这一次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无论是军事化还是商业化,它的出现能彻底的改变这个世界。

  如果可控核聚变技术带来的无尽能源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来一点点的改变世界,那型化技术对于全球格局的冲击,无异于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

  无论是航空母舰、重型轰炸机等等设备,相对来只需要完成一个简单的改造,就能获得一艘近乎无限续航的战略级战斗装备,这对于世界局势的冲击而言,无疑比民用的聚变堆更大。

  所以在确认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获得了突破后,温远航第一时间来到了这位的办公室,找他了解一下情况,以整理信息进行汇报。

  办公桌后,徐川思索了一下后开口道:“第一座型化聚变堆的进度目前来从理论上已经完成了,剩下的进度取决于相关零部件的生产和组装情况,这件事即便是你这会不来找我,我等会也会去找你。”

  顿了顿,他接着问道:“之前我们不是设计和向各大零部件供应商预定了一座型堆的零件么,相关部件的生产情况如何了?什么时候能齐全?”

  闻言,温远航迅速回道:“这件事我这边有跟踪,不过最新情况是十前的,目前型堆的生产工作按照整体的进度在百分之六十,其中最为关键的外场线圈和磁铁绕组的生产进度较慢。”

  “从十前的进度来看,整套设备的生产情况还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闻言,徐川轻轻的摇了摇头,道:“有点慢了。”

  型堆的定制,在螺旋石7x到手后,他们其实就开始了。

  如果是托卡马克装置,恐怕这会相关的设备都已经组装完成了,而仿星器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零部件才能生产齐全。

  温远航苦笑了一下,有些无奈道:“没办法,仿星器组件的生产难度比托卡马克装置要大太多了,如果不是您之前完善了永磁体仿星器的设计,模块化了磁铁绕组极大的降低了生产难度的话,按照螺旋石-7x的标准来,恐怕这个时间得再延长两三倍。”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