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汗。

  “是微臣短视了!”杨恭仁汗水涔涔,要是黄河之沙年年南下,用不了十几年,东部中原必将成为一片沙丘遍布的荒漠。

  “无妨,就当这个分洪湖不存在好了。”杨侗说道。

  “话是这么说……”杨恭仁叹息道:“只是黄河晋陕区间至桃花浦河段,以及渭水、泾水、汾水等等干支流河水猛涨,接下来几天时间内,水势会越来越大,按照这个势头来说,下游河堤已经相当危险了,如果分洪,新湖尚无保证,还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如果不分洪,下面的堤防万一失守,损失将不可估量。咱们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吧?”

  “当然不能无动于衷了,朕这三天,已经起草了一份方案,决定成立一个十部联动的应急救援部门。”

  早在暴雨来临之时,杨侗就考虑过人工湖能否赶到分洪作用的问题,结果是能,但绝非今年,原因他已经说了。

  在人工湖不能分洪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动用人力,加高、加固现有的堤坝,甚至要做好决堤的心理准备。

  眼见大雨不断,便考虑到这等雨势只要下几两天,天下必然出现水患,搞不好黄河再次决堤都有可能。于是便着手起草了‘防洪救灾应急’预案。

  一旦有地方受灾,这个部门便能按照预案发挥职能,调拨军队、发动百姓救灾,

  在后世,得益于发达的通讯、便利的交通工具,每逢天灾便见到长篇累牍的报道,各种应急手段层出不穷,预防灾情、灾后补缺、灾后救援、灾民安置、灾后重建等都是迅速有力,杨侗见得多了,自然也学到了很多。

  然而到了大隋王朝,杨侗才意识对生活在落后时代的百姓来讲,天灾的伤害是多么的巨大。

  通讯落后、交通落后、工具落后、技术落后等问题,也导致许多灾情明明就在眼前,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房屋倾颓、河水倒灌、殍尸遍野、惨绝人寰……

  杨侗习惯了后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主张,更习惯每次天灾人祸都会军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的事迹,所以对于现在这种被动承受的方式无法接受。

  更不想在朝堂上听着满朝的文臣商议灾后救人救灾、防止瘟疫、防止骚动、灾后重建……

  这些也不是不重要,但总得分轻重缓急。

  先把人员派出去防御、救援,其他人坐下来详细商议才是合情合理,要是坐下来没玩没了的说,岂不是舍本逐末了吗?

  当然,这也是因为通讯能力差、机动性不强造成的,因为很多时候,当天灾传到京师之时,地方已被毁得差不多了。所以通常在灾情发生以后,再派地方官员治理,或是从中枢派名能吏去负责。

  “十部联动的应急救援部门?”诸臣为之愕然,不过想到六部变十部,外加一个新闻署、一个大隋银行,大家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