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章 儒门与道门!_红楼,我成了贾琏?还好有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养生境,初步具备了自保之力,外公张雎早年心心念念的就是想让自己读书养气,现在他在炼神之道上陷入了漫长的缓慢增长期,所以想像陆老求教儒门修行之道,一来是触通旁类,二来是若是读书有成今后也好给外公一个惊喜。

  陆山长眼底闪过一丝无奈,遂开口给贾琏讲解起来。

  原来所谓读书养气,重点也在于一个“读”字。也许是真如传闻中所说的一般,孔老二可能当真曾是老子的徒弟,儒门和道门最初的修行方法竟然大同小异,起初都是靠朗读/念诵来修行超凡之力的!

  只不过有些不同的是,相比于道门,儒门的养气修行入门要求要简单些许。千年以来无数大儒孜孜不倦的注释各种前人经典,为的可不光光是名!

  这些大儒们写出并得到流传许可的经注,可都是真真切切能够辅助读书人踏入养气境的典籍!

  只不过就如同《黄帝天机经》一般,经文与经义都只是次要的。这些典籍该用什么样的口音去朗读,在什么时辰,以什么样的姿势去摇头晃脑的朗读才是重点!

  当然,这些要求苛刻的秘藏经典,都属于儒门极为高深的传承,想要接触这样的传承秘典,首先你得从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等等流传甚广的入门级基础书籍中悟出来、养出来那一丝丝浩然正气,入了最起码的这道门才行!

  像是荣国府的政老二那般,无法从蒙学书籍中养悟出浩然正气,之后更是一脑袋扎进了四书五经的各种经义、教条之中,最终也只能成为一个皓首穷经的酸腐之辈罢了!

  想要正常接触儒门修行,最起码的便是要养出那一丝丝浩然正气,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便是这个意思了!

  而道门与儒门的差别,就在于道门更像是一群炼金术士,依靠灵材外物承载自身的【神】之力,传说炼神四阶更是能将道器融入己身,成就长生不老,只是这个境界有没有人成就过一直是个未知的问题!

  儒门则是需要自幼以特别的朗读法门震荡锻炼人的五脏六腑,同时在众多蒙学经典中找到一句属于自己的开悟之言,养悟一丝丝浩然正气,此为第一境养气境入门!

  在之后就是以日渐深厚的浩然正气结合更高深的练脏技巧凝练出一颗“文胆”,此为学士境界。

  此境界已经可以催动文胆中凝聚梳理的浩然正气,以千古流传的经典诗文为咒语施展术法以及御使儒门的灵器了!

  贾琏心想这力量的表现形式怎么这么像【法师】呢……

  灵器当然也是儒门先贤仿造道门炼神之器的成果,只是锻造更艰难,催动起来消耗也极为庞大,所以流传并不广。

  而战力上,学士境界能匹敌道器术法一般的养器境炼神之士,略高于武道后天境。

  可是要凝练“文胆”,突破养气境进阶学士,对儒门修行者五脏六腑的强度要求极高,这也是儒门读书人普遍讲究大器晚成的重要原因。

  似林如海这般十来岁就悟得一丝浩然正气,但到如今年近三十都没有把握凝练文胆的存在,儒门历史上比比皆是。

  当年老爷子贾代善不愿让贾琏入儒门修行,外公张雎也并未强求,就是因为如此。

  而陆山长之所以无奈,是因为浩然之气的来源乃是人身之中【气】之力与少量【神】之力的结合,贾琏已然炼神有成,又能再有多少【神】之力用来养悟浩然正气呢?

  却不想贾琏却喜出望外,要消耗【气】、【神】之力?这有什么,劳资可是开挂的呀!!!

  今天第一更,求个票呗!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