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7章 定谋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糟糕的兵卒个人能力,以及永远都不会停息的内耗加上扯皮。

  虽然斐潜这里会好一些,但是实际上也好不到哪里去,单单从骑兵这样一个兵种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项,然而依旧不是想要补充就能够立即补充的。

  徐庶也是默然,对于这个问题,他纵然智谋百出,但是依旧不可能将一个普通的农夫,说变就能变成为一个骑术精湛可以上阵的骑兵。

  斐潜向堂外的天空看了看,心中想着,如果后世键盘侠在就好了,张嘴一喷估计就能喷出不少来……

  如今,可以说在整个的汉王朝,在中原农业民族区乃至整个中国的骑兵发展史上,当下汉王朝的轻骑兵和重骑兵都已经是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在骑兵训练上,也是逐渐的规范化。

  最早刘邦手里是没有骑兵的,然后就被秦朝的骑兵一顿胖揍。被殴打得鼻青脸肿的刘邦咬着牙根,简衣缩食的建立了一支“精干”的骑兵,然后力排众议,让具备骑兵战斗经验的秦朝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然后由颇熟悉骑兵战阵的灌婴统一指挥。

  这样一只许多成员早在秦朝就接受过骑兵训练和骑战考验的部队,出身于秦朝,却为刘邦所效力,在荥阳之战、襄邑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更多的骑兵,是跟在项羽的屁股后面一路追赶一路拼凑,建立起来的。项羽这个运输大队长,在垓下的时候,除了自己的那一部分亲卫精锐骑兵之外,几乎全部贡献给了刘邦……

  汉初,在西部和北部置马“苑三十六所”。配“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同时,天子设“六厩”,即6个养马场。诸郡国办置养马机构。他们不仅负责马的生产生殖,而且也承担对战马的某些调教工作。有些官员,特别是西北各苑数万名“官奴”,对马的习性、驯育、驾驭等是熟悉的。他们是驯马好手,能够制服烈性马。经过一番调教的马,远不同于苑厩马群中的“生马”,已“告别”许多兽性、野性,变得温驯、灵敏,能够与人接近,经得起许多刺激,易于发挥乘骑功能。

  一旦战争需要,就可向重骑兵、轻骑兵等提供不同类型、经过初步训练和足够数量的战马。分到骑兵手中后,略加热悉就可使用自如。所以调教战马,一定意义上,也属于骑兵训练的内容。

  这些地方就在关中,上郡,并北等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刘秀的整体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导致这些养马之地逐渐颓废,如今冀州和辽东一带成为了主要战马来源产地……

  当然,现在的这些冀州的骑兵,也就大多数落在了袁绍的手中,并且成为其可以和公孙瓒之间抗衡的手段。

  正常来说大汉骑兵,大体上是可分为中央系统和位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