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35章 当名望遇到名利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懿对于曹操似乎不怎么感冒,也谈不上什么忠诚,这让一些企图将自己代入曹操立场的后世之人很是不满,觉得司马懿这个人狼心狗肺,鹰视狼顾,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实际上是因为屁股位置不一样所造成的……

  实际上历史当中司马懿拒绝曹操征辟,以及后来曹氏对其的提防,都是要放在整个的大环境之下来看的,涉及了个人信仰,政治理念,以及现实考量等等的因素,绝非像是脸谱化的奸臣小人,或是老奸巨猾所谓一言而盖之。

  斐潜个人觉得么,司马懿之所以和曹氏不对付,并非是真的因为八字不合,而是曹操出身有问题……

  曹操是宦官之后,一方面因为在皇权相权争夺当中,宦官往往都扮演着并不怎么正面的角色,另外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宦官是属于天子家奴。所以曹操挟天子,妥妥就是下克上。

  搜嘎,所以东倭才那么喜欢三国……

  斐潜到了河东,原因就是太原陷落。

  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战争就是如此,从来没有说按照剧本一丝不苟的在走,而是随时都会发生演变……

  不过在解决太原的问题之前,斐潜必须站出来给这一次的战事,正面的定下一个基调。

  华夏都喜欢有一个说法,甚至为了一个说法,不惜拼尽最后的一口气,所以一个正确的说法,无疑是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这一点,很重要。

  为什么而打仗,理解的人越多,思想越是统一,发挥出来的力量就越大。这是在后世被伟人所证明的真理,斐潜也不过是在伟人脚边捡点便宜来用而已。

  斐潜坐在上首,环视一周。

  『生老病死,人之常理也。人如是,家国亦如此。昔日大汉初立,百姓皆欲安定,是以上下同心,地方繁荣昌盛。后遇匈奴施虐,众人亦是齐心抵御外敌,其可歌可泣之事何其多也!然岁月如梭,山川不改,人心不古。』

  斐潜缓缓的说道,『山东见雍凉贫困,便欲弃之,今又见富庶,便欲夺之,可有半分兄弟手足,枝连相傍之情乎?既大汉山东之风已然颓坏,自当改之。吾辈当仁不让,当为天下苍生计,濯污除垢,祛腐纳新,不使明珠蒙尘,不堕大汉威名!』

  肮脏而稀烂的制度,何以长久?

  何以昌盛?

  去除腐朽,迎来新生。

  人类的生存,这屁股自然就是正得不能再正了。

  这就是大义。

  斐潜到了平阳,在这一块隶属于他起家,也成为了他封地的地盘上,召见了荀谌、司马懿,黄成、张绣,也自然是先表明了态度,奠定了基调。

  这一次的战争,不是谋逆,只是同室操戈。

  兄弟相争。

  大汉旗帜之下的相争。

  这让一些人有些失望,但是也同样让一些人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在山东之人大喊着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