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47章一欲窥破万物情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较成熟和发展的时期,是在元代。

  其实对于这个戏曲来说,相比较当时的汉人官吏而言,没有什么『文化』的元代蒙古人,对于戏曲文化的推动,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元朝之前是什么?汉赋,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唐诗,那是顶尖文人的装『哔』利器,为了推敲一字累吐血的都有。宋词,换成后世的话来说,那是小资,那是文艺,那是文人之间的小情趣。

  而以上这些项目,都和普通百姓距离很远。

  比如,班固抑扬顿挫的诵读着,『周庐千列,徼道绮错。辇路经营,修除飞阁。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凌隥道而超西墉,掍建章而连外属。设璧门之凤阙,上觚棱而栖金爵……』

  然后百姓瞪圆了眼,『这瓜皮在说个啥?!』

  『哦,他在说个房子。』有人解释。

  『啥房子?额听着怎么像是在说个锤子?』

  唐诗和宋词也差不多如此。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乖乖隆地洞,这韶得不得了,一句没听懂。』南宋百姓瞪眼。

  『哦,就是在说有女子怀春。』

  『嗨!那就直说发骚不得了?』

  大抵如是。

  直至元曲大成。

  老少皆宜,文雅具备,蒙古人看的哈哈笑,百姓也能听明白。

  如今斐潜来了。

  斐潜捣鼓了些东西出来了。

  于是更贴近于百姓的话本出现了,戏曲自然而然的也繁荣了起来,不仅仅只有了『傩戏』,还有着更让人听得懂,看得明白的曲目,虽然不多,但是在大汉娱乐生活及其匮乏的当下,无疑是非常吸引人的。

  再加上冬天农闲了,很多四里八乡的百姓卖了辛苦一年的庄禾,到了临近新年的时候,怎么也想着给自家添置些东西,而青龙寺的集会显然比长安要更大更热闹,人也更多,货物什么,从便宜到昂贵的,应有尽有,所以也自然吸引了许多普通的百姓前来赶集采购。

  这些普通的百姓虽然听不懂青龙寺内部那些学子儒生在讲一些什么,争吵着什么,但是他们能够在青龙寺的戏台上听到和看到一些『戏曲』,便是能让他们心醉沉迷,浑然忘我……

  虽然大汉当下的『戏曲』,很粗浅。

  如今非常受欢迎的话本改编的戏曲,有《少年神医》,也有《少年卫骠骑》……

  至于为什么都是『少年』系列的,大体上因为是人生就是一个桌案,上面多半是摆满了杯具,有太多后悔的事情,也有许多遗憾,年岁约大,杯具就越多,所以就会想着若是自己少年之时,就能如何如何,像是那个神医,又或是像是卫骠骑,该有多好。

  今天上演的,就是《少年卫骠骑》。

  戏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