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章 遗珠于渊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谁听过?还有谁会关注?

  汉代的名望,真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

  斐潜联想起之前看三国的什么电视剧的时候,当时就觉得为何徐州那个白胡子陶谦要三让徐州?难道陶谦不想留给自己儿子一份产业么?

  现在想想,陶谦也是迫不得已,真的是无奈之举,自己的儿子没有名望,就算是强留了,估计就会和刘表之子刘琮一样,马上就会有人生出异样的心思。

  而这种心思的后果往往非常严重。

  人心永远是属于最难猜测的哪一个部分。

  现如今,斐潜就发现自己在猜测人心这个方面所耗费的脑力,到了汉代之后似乎用的越来越多了,有时候想想若是在后世都这么用心,说不定早就往上爬到高位了。

  果然人的潜力都是逼出来的……

  就比如现在手中的这一封书信。

  杨弘在早上就来到了斐潜一行人居住的小院,和斐潜伊籍说了几句昨晚休息得好不好啊,饮食怎么样啊等等客套话之后便要求和斐潜单独聊聊。

  伊籍虽然有些诧异,但是还是施了一个礼,退了出去。

  然后这一封刘表的书信,伊籍一路幸苦藏着掖着,最终还是暴露在了斐潜眼皮底下。

  刨去书信中那些无关重要的话语,其实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刘表在书信中表明了三点:

  一,支持袁术讨董,表明自己是和袁术站在同一条阵线上的;

  二,为了体现诚意,已经上表,请封袁术为南阳太守;

  三,为了双方不产生误会,留下充足的往来空间,刘表决定从宛撤出大部分军队……

  难怪刘表要偷偷摸摸的让伊籍递送……

  一个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支持一个高等衙内去公然挑衅朝廷秩序,好说不好听啊……

  话说这个刘表的决断力也是够狠的啊,宛县这块地说弃就给弃了,不过如此一来黄家的位置就有些尴尬了,这个不太好办啊……

  可是为何杨弘要将此封书信给我看呢?

  或是说袁术为何要这么做?

  站在袁术这边的立场来看,我可能会代表着一部分的荆襄士族,那么——

  袁术的意思是要通过这一个事例来说明荆襄士族选择刘表其实风险很大?

  还是袁术在表明即将控制更多荆襄土地,而刘表的气数将尽,不如转投袁术门下?

  或许袁术通过自己向荆襄士族展示自己的君子坦蛋蛋,不像刘表那样小人藏唧唧?

  又或者说是在表示连汉室宗亲都支持袁术了,所以是众望所归,天选之人?

  还是暗示着被扔出来做缓冲的黄家一旦和刘表反目,袁术这边会给予支持?

  ……

  这些都有可能,一时之间斐潜也无法判断出其中那一种才是袁术的含义,又或是两三项都有?

  斐潜知道对面的杨弘就在观察自己,所以也就没有说什么,而是静静的将书信重新装好,交还给杨弘。

  杨弘稍微挑了挑眉毛,心中想道,怪不得袁公看好此人,看起来养气功夫还算是不错,不过话说回来,若是没有一点城府的也联姻不了荆襄士族吧。

  杨弘笑了笑,说道:“子渊可明吾主之意?”

  “恕潜愚钝,还请子充指教。”斐潜自然不可能跟杨弘说自己猜懂了袁术的意思。

  “呵呵,”杨弘轻笑一声,说道,“吾主胸怀天下,常感林有遗材,渊有遗珠,故而不论乡间遗老,亦或乡野大贤,均求贤若渴也。”

  斐潜有些明白了,不过这个话听起来怎么怪怪的……

  这两天又返回去将每个章节后面的留言看了一下……简直是……现在的小伙伴啊……难道都这么厉害了?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啊?小火车开的那么溜……

  说一个梗:

  军中大帐,烛火闪烁,诸葛独坐,面前铺着一张关中地图。

  “幼常,汝看此举如何。”

  “幼常?”

  “幼……抱歉,幼常……”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