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6章赵国自毁“长城”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件事情很轻松便办成了。

  如此,秦赵两国又重开了战事。

  秦军在战场上屡次败于李牧之手。秦国千里跋涉前来远征赵国,自然不会甘心就这样白白地撤兵,也不可能和赵军长期对峙,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给赵军来一个釜底抽薪。这时候,郭开又被秦国重用了一次。

  当然,要成功实行这个反间计,首先要给予郭开重金,同时也让他感觉到自己没有了后顾之忧,如此,他才会毫不保留地、全心全意地帮助秦国。

  一切按照计划进行,秦军王翦到了前线,没有发动一次攻击就派遣了一名使者前去同赵军讲和。李牧哪里知道,在此之前,王敖已经奉秦王和尉缭的命令,来到了秦国军队的大营,要求他们和赵军讲和;不久之后,王敖又去了赵国邯郸贿赂郭开,让他向赵王说当前李牧和秦军王翦对峙,之所以这么久的时间还没有发动攻击,是因为李牧得到了秦国的无上好处,只要邯郸一破,秦王就可以封李牧高官。

  而另一边的李牧,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便回到了邯郸,向赵王报告了秦军求和的情况。赵王尚搞不清秦国的意图,一时之间也没有答应李牧。然而,李牧前脚刚刚走出宫殿,郭开后脚便进来向大王报告了李牧受贿,欲要谋害赵国的消息。

  赵王大惊失色,这李牧也太大胆了些,竟然只告诉自己秦军要和赵军讲和,而他擅自主张对赵王封官以及自己得好处的事情,却是只字未提。

  于是,赵王决定派遣使者前去探个究竟,这使者也害怕进入赵军大营,一个不慎就被李牧杀了。再一看,秦国使者竟然大张旗鼓地进出赵营,看来所言非虚。于是,这个使者将情况如实报告了赵王。

  郭开遂向赵王建议,以相国的位子为诱饵,召李牧回来,同时用赵葱代替李牧,切不可让秦军和李牧达成共识,占了先机。

  此时的赵王已经是六神无主了,郭开是自己的亲信,又说得头头是道,所以对于郭开的建议,赵王皆毫不犹豫地采纳。赵王马上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此关键时刻,换将势必会有损士气。长平一战血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为将者要面对千变万化的战场形势,最重要的就是独立的行事权力。为了赵国的江山和百姓,李牧只能暂时不接受赵王的调令。

  其实李牧也知道当初的廉颇是何等结局,当初的乐毅是何等的悲凉。赵国名将辈出,英雄遍地,奈何奸人当道贤人危,赵王又昏聩无能,自己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又怎么能够改变这种现状呢?也许这一次,自己不但难以保全邯郸,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不能够保全。

  赵王见李牧不为自己的调令所动,就和郭开商议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