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燧发枪的防水办法(求订阅!)_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务,就非我莫属了!”

  他不信,偌大的漳州府,还能那么快被攻破不成!

  李永目光扫视诸多心腹,凶狠道:“弟兄们,伪明海匪一定不会放过我们,拼了吧。”

  李永一面派人快马前往泉州报信,一面派斥候探查近卫军动静。

  在李永的指挥下,漳州的清军城防组织非常迅速。

  李永并没有因为施琅之死,就心灰意冷,相反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反而更加用心的操练军队。

  因为固有印象,李永认为明郑的陆师不行,一旦明郑上岸,他便有露脸发挥的机会。

  现在他等的机会到了。

  然而,现实残酷地把他的剧本撕碎了,整整一万近卫军,他守卫漳州府城的士兵只有三千人。

  这还怎么打,他原本从海澄得到的消息是,明郑攻城部队约两千人,他咬咬牙,还能守一守。

  如今这局面,他心想早知道如此,就不应该固守城池,现在成了瓮中之鳖,跑也跑不掉,要不投降了吧!

  永历三十五年,十月五日清晨。

  漳州府城,暴雨如注,倾盆而下。

  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总兵李永感受到一丝希望,或许不用投降,这大雨来得正是时候,海匪的火炮很可能射不出,枪打不响。

  然而,郑克臧早就考虑到这一点。

  东南一带,天气阴晴不定,燧发枪的防水手段就很有必要。

  比起火绳枪,燧发枪在恶劣环境下,比如潮湿天气,大风天气下的点火率就要比火绳优秀了,毕竟它是靠燧石击打火砧产生的火花来点燃药引,而不是靠闷烧的火绳,对环境的适应性是要好一些。

  但如果是大雨天,燧发照样没辙。

  比如说1841年的三元里抗英事件中,暴雨导致英军的燧发枪无法使用而被愤怒的三元里乡勇包围。

  那么问题来了,打仗总不能是掐着天气打,所以燧发枪在这个时代有没有防水手段呢?

  当然是有的。

  燧发枪的击发就靠击锤簧带动击锤,锤头的燧石打在火砧上产生火星,火星点燃药池内的药引,药引燃烧之后从一个传火孔传入膛内点燃发射药。

  那么遇到下雨天,最麻烦的事儿就是药池内的药引被雨水打湿。

  所以,想要不变成烧火棍,得做一些防护措施才能避免药池被浸湿。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一层防水的玩意把整个击发组件给套上,等需要开火的时候再打开射击。

  比如,欧美近代打仗或者打猎时常见的装备,就一层牛皮套在击发组件上,套上之后长得很像牛的膝关节。

  然而问题来了,套这层牛皮太麻烦了,开火的时候还得先取下来,而且打完之后不还得湿么?

  到时候药池又得重新擦干,然后再上药。

  其实解决方案也是有的,比如在整个发射组件外边套一个薄薄的铁盒子。

  郑克臧的近卫军就是采取这样的办法。

  此铁盒来自东宁制造总局,质量有保证!

  至于大炮,暴雨天使用的关键在于,发射过程中,要防止火药受潮,这一点,近卫军也做好准备了!

  他们用的是木桶密封火药,同时,为了保证炮管干燥,每射完一发,近卫军炮手都会一手拿伞,一手拿类似拖把的玩意,将炮管尽量擦干。

  虽然射速慢,但管用。

  另外,近卫军的爆破组一如既往高效,高大的漳州府城不堪一击。

  见到近卫军的表现,李永直呼明郑有妖术,下雨天还能打火铳!

  对此,他丢弃了最后的幻想,这城我不要了,投了!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