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2章 南北和谈(下)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孙瓒是辽西令支豪族,陶谦是丹阳郡大族,卢植、皇甫嵩、朱儁、曹操、孙坚孙策父子……包括叔父董卓在内,哪一家不是世家豪门?朝堂上三公大吏、各方诸侯名下文臣武将,又有几人出身寒门?”

  刘辩面色苍白,双手有些止不住的颤抖……

  “以孝道治国,以孝廉出仕,即家比国、比天下更重,这样的帝国早晚会出事!一开始时,立国之初,功勋较少,威望家族较少,天下不会出现太大乱子,可随着无数家族的崛起,就会由量变到质变,天下就会走到现在的模样。”

  “也正因这个原因,光武帝刘秀立国后,虽节俭,更是把少府、水衡都尉并入了大司农,帝国财政依然入不敷出,仅仅只三代帝王就不得不以卖官来补足国赋不足,到了你爹之时,更是连三公、太守大吏都在售卖之中。”

  董虎摇头道:“你爹虽然混账了些,但有些事情也不能全怪到你爹头上,自光武帝之时就已经埋下了卖官隐患,因为光武帝开创东汉王朝之初,没能解决掉糟糕财政这个最大隐患,而太祖刘邦的孝道治国,也为天下埋下最大的雷,一颗不知何时爆开的雷。”

  董虎叹息道:“天下若要长治久安,正确的排序应该是天下、国、家,而不是家、国、天下的排序。”

  “但人是自私的,有七情六欲,想要‘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很难,都会有意无意地把一家一姓放在前面,但贫寒百姓可以这么做,一旦治理天下的官吏也是这样治国理念,那就极为危险,所以要转变文人士子的治国理念。”

  “正所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孝道治国终非上上之选,以儒法治国方为大道。”

  董虎心下知道,东西两周的根基就是世家大族,西汉、东汉开国之初同样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支持,想要改变“家族”治国模式极为困难,但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家族治国的理念终究会被淘汰,而现在天下乱了,也正是扭转治国理念的时候,或许正因这个原因,他才愿意与刘辩掰扯几句,同时也是在打击浑小子心中坚持的理念。

  家族治国不仅仅只是刘姓一家的理念,也是这个时代每一个世家豪门的理念。

  简单说了下后,董虎狠狠揉了下刘辩低垂的脑袋。

  “袁术死后……你就把现在的淮南军往你们家身上套,你爹病逝后,有没有发生你和刘协之间的储位之争?或许你和刘协可能没有这样的心思,但何进与蹇硕因你们兄弟而产生的权利之争总是有吧?”

  “所以呢,袁术死后,无论谁继承了袁术的位子,一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