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章 数十万妇孺的残暴【第二章】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能带着缺少牛羊辎重的万人战战兢兢向前,可越是向西,夜里逃散的人越多,等到烧当老王来到小峡时,身边也仅剩下三千缺衣少粮族人,站在小峡山口时,三千人也没办法再向前一步,仅峡口驻扎的万卒就不是他们可以杀过去的。

  整个河湟谷如同个肠子,更像是数段用绳线扎着的香肠,最西端的那一大段“香肠”就是后来的西宁市,但西宁市不是临羌,临羌在西宁市西面,同样是一断“香肠”,只不过这段“香肠”根本算不上是“一段香肠”,只能算是一串香肠末端没有装肉的肠皮,在这段肠皮与西宁这段“香肠”之间同样有个绳结,有段狭窄峡谷。

  每一段香肠之间都有绳结,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避免病菌的侵入,谷地与谷地之间的峡谷同样也是阻止外敌侵入的战略要地。

  董虎太过暴烈,推进的速度太快,道路崎岖的地方还好些,推进的速度还能减缓些,一旦杀入“香肠”谷地地段,没人能在动辄万骑冲杀下挡得住。

  地势平缓的谷地挡不住猛烈进攻,烧当羌只能将河湟谷地最大的“西宁”谷地让出来,在临羌城聚集二十万人,防御两者之间的二十里东峡谷。

  在西宁谷地这段“香肠”以东,还有两段较大“香肠”谷地,但董虎在推进到了西宁这段谷地后,并未分兵回头,手下四十五万人都是用牛羊、粮食逼迫下低头的,如同四处流窜的流民,杀到一个地方,抢光该地所有粮食,该地百姓要么四散奔逃,逃亡别的地方求活,要么跟着流民流窜抢掠其他地方,否则就只有被生生饿死。

  中原富裕,地势平整开阔,没了粮食的百姓还能流亡其他地方活命,但河湟谷地不同,本就穷的叮当响,又都是崇山峻岭,想逃都难,在董虎威胁一把火烧死所有牛羊、粮食下,无数百姓只能被迫服从。

  董虎一人双骑,又都是精壮战士,河湟谷地不能说一丁点青壮都没了,但大多数都跑去造反了,家中就算还有些青壮,人数也不足以抵挡,再加上各部族较为分散,无法集中抵挡,以及董虎闪电式攻击,很难进行有效抵挡。

  青壮抓起来,要么在脑门上盖了大印,要么被砍了手指为奴,或是直接杀死,如同滚雪球,越是向西推进,他人越难以抵挡,只能被迫臣服或逃亡。

  五千一人双骑,一把火烧了所有粮食,烧了后,五千骑就跑了没影,想反抗都很无力,没了粮食,反抗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被饿死,只能跟着他不住抢掠。

  没人愿意被胁迫,待在董虎身边,不仅有粮食的威胁,还有近十万的“配字军”威胁,几十万老少就只能老老实实听话做事,可若让他们分散开来,让他们回头去占领东面两个较大的“肠子”谷地,不仅兵力分散了,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