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9章 大丈夫之志【第二章】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五日来,公主让你督理不法,你除了盯着董部义从外,就不会盯别的了?要不要咱把多年来各家侵吞民田账册给你看一看?要不要咱把李太守趁着贼人作乱时,把侵吞钱粮账单给你看看?”

  董虎声调不高,厅堂内气氛却瞬间凝重,庞统小屁股不由远离了些董虎。

  “看不起咱也好,想借着打击公主干掉内廷公公,干掉咱也罢,咱都不会生气,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

  董虎抬眼看向四人,不屑冷笑。

  “你们……或是各县书生看到的烙字、剁手指不过是个障眼法,是咱用了些贼人假装其他地方的学子,杀鸡儆猴吓唬人的障眼法,但你们就别以为咱虎娃非得用你们,一千五百余文士书生也没那么重要,你们也没有想象中的多么有才,还没到了非你们不可的地步!”

  “咱也不怕明着告诉你们,咱就是将今年所有麦子划入我军斩获中,就是要将无主田地分给征募军卒,就是要把你们绑在公主战车上,不仅绑你们,咱还要夺了皇甫嵩、朱儁的兵权,咱还要架空了豫州刺史王允,架空各郡太守、诸侯国相!”

  荀彧四人面色狂变,郭嘉更是大怒指着董虎。

  “你……你大胆!”

  “哼!”

  董虎冷哼。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干掉内廷宦官,便算计一个年十公主,便玷污一公主名节,便置数百万惨遭战乱百姓不顾?”

  “哼!”

  “以正义之名行苟且之事,也有资格开口言士?”

  董虎正要再次开口,见小庞统瞪着自己,一把抱在怀里,瞪着他眼睛……

  “孟子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何谓大丈夫之志?”

  “曰仁,曰义,曰礼。”

  “何谓仁?”

  “仁者,天地人。”

  “为天地立心曰仁,为生民立命曰仁,为往圣继绝学曰仁,为万世开太平曰仁。”

  “何谓义?”

  “杀身成仁,舍身就义,义者道也。”

  “何谓礼?”

  “法天敬地曰礼。”

  董虎狠狠揉了揉小庞统脑袋,这才将他放开,将一本《孟子》放到他面前。

  “公主是君,年岁再小也是君!算计君王,无礼!”

  “张角以妖言蛊惑百姓造反,战乱之下百姓流离,不思安民以稳社稷,无仁!”

  “贼人肆虐,不法者横行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义!”

  “熟读圣人典籍,却行无礼、无仁、无义权谋之术……”

  董虎头也不抬。

  “出去!”

  荀彧面色苍白,张嘴数次……抱拳深深一礼,什么也没说,默默退出厅堂,余者三人犹豫了片刻后,也一脸苦笑抱拳,转身离去……

  过了好一会,小庞统也没见董虎抬头,小屁股就跟被蝎子蛰了似的。

  “虎娃哥哥,荀先生是好人!”

  董虎头也不抬,大手又揉了揉不安分的小脑袋,揉了两下又是一顿。

  “政客没有好人,只有利弊。”

  “嗯……”

  “小庞统,什么样的人才是好人?”

  董虎转头看着小庞统,而小屁孩显然有些呆愣。

  “好人……好人不就是好人吗?”

  小庞统很聪慧,对数字很敏感,寻常孩子在四五岁时,能从一数到两百就算不错了,这娃娃却能进行三位数的心算,是个脑子转的很快的小家伙,可他的年岁还是太小了些,还无法理解一些事情。

  几日相处下来,董虎很喜欢聪慧又倔强的小庞统,听着他的不解也不由咧嘴一笑。

  “好人是指不会害人的人,无论面对怎样的情况都不会害人,不会生出害人心思,这样的人才是好人。”

  小庞统连连点头,他能够理解这样的直白话语,但又有些不解。

  “荀先生难道不是好人吗?”

  董虎叹气道:“万物有阴阳,任何事情也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只要做事,只要治理他人,就一定会做出坏的事情,或是对一些人产生坏的影响,那么究竟该不该做呢?这就要考虑利弊,所以呢,官员眼里只有利弊,无有善恶、好坏之别。”

  “只要治人做事就会对一些人不好,同理,不去治人做事,就不会产生好坏影响,所以呢,好人只存在于普普通通的百姓中,而不是官员、政客。”

  。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