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59章 零丁洋里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者任意时间都能乘坐火车来杭州城,来回往来不过八九天罢了。

  他们要看的,是杭州老城区的风貌,以及杭州市河的风光。

  走在一些民居后门临河的小街上,二人总算在杭州这热闹的城池感受到了一丝清静。

  那蜿蜒细长的小街,以及那一块挨着一块铺砌的石板路似乎没有尽头。

  小街两侧栉比鳞次的几乎是清一色的乌檐青瓦,小楼屋檐比翼,上透一线蓝天,下照人影憧憧,自是一番含蓄深邃的意境。

  碧波涟漪的市河上,小船来往,橹声咿呀,时不时走累了就坐下,看着倒映在水中的水阁和岸边的林木荡漾,优哉游哉。

  休息时,一个六旬老妪停船询问朱慈燃他们是否要坐船,那干瘦的身子和寄予希望的眼神让朱慈燃不容拒绝。

  他和刘顺上了船,老妪见他们上船,也喜笑颜开的迎接他们,用干瘦矮小的身子摇橹划桨,带着他们穿过一个接一个的桥洞。

  在杭州这种江南水乡,拱桥是极寻常的景观。

  从登船点开始,一路上不过泛舟一里,他们便经过了八座古石桥。

  也许是建造年代的不同,这些古桥样式纷繁多姿,风格迥然有异,看着它们一个个的出现,朱慈燃宛如乘上了时光机。

  不可否认,拱桥的造型曲线优美,那船桨晃动时导致的荡漾,让宁静中又平添了几分幽雅。

  虽然朱慈燃不准备去看西湖,但为了让老人家多赚几文钱,也为了让自己放松一下,他还是让老人家划船去了西湖。

  这个时代的西湖具有很多自然的风景,它没有围栏,也没有后世的车水马龙,有的只有路上停下观景的行人,以及湖面的画舫和乌篷船。

  走水道进入西湖时需要经过风波亭,明代的风波亭始建于洪武年间,至今已经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它的规模不似那么宏大,而是只有一座孤零零屹立在湖边的亭子,四周的树木也被砍伐,似乎是特意的造景。

  但朱慈燃也承认,那孤立在湖边的风波亭,确实让朱慈燃想到了许多事情。

  他所认识的人里,最为孤单的,莫过于他的叔父。

  看着那孤立的风波亭时,他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家叔父。

  “以前年幼不懂事,现在想想,每个人肩上都有每个人的担子。”

  “我爹的担子被叔父挑了那么多年,我虽然挑不起,但总归能分担些。”

  坐在小船上,朱慈燃眺望着远处渐渐消失的风波亭,忍不住喃喃自语了起来。

  对此,刘顺也微微颌首表示赞同,但却没敢说什么话,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官。

  朱慈燃很能理解他,也没有强求他表示什么态度。

  二人陷入了沉默,船上只剩下了老妪介绍沿途风景的声音。

  过了半个时辰,当老妪将他们送抵距离客栈最近的河道时,她也很窘迫的说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