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59章 独属于大明的至高荣耀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倾巢而出,彻底将长城外那困扰我中原子民千百年的危害给连根拔除。

  等到那个时候,朝廷只需勤修内政,整顿河西,出兵西域,一个前汉、前唐的局面也就能在我大明重现。”

  朱允炆眉头皱起:“只是如此,也算不上独属。”

  朱允熥笑了笑:“张二工此人,你可知晓?”

  朱允炆还在脑海中搜查着有关于张二工的记忆,而高仰止却是眼角一跳,侧目看向在灯火下,脸颊轮廓分明的皇太孙。

  “新任工部尚书,大明朝第一个以匠官之身进入官场仕途的那个张二工?”

  朱允炆的眼中流露着光亮,对那个张二工倒也是颇为好奇。

  能在短短数年之间,从匠籍脱身入了官场,又能如此之快的坐上了大明朝工部尚书的位置。

  这份奇遇和速度,可是满朝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朱允熥点头道:“是他。这些年朝廷不少新事物,都是他带着人弄出来的。”

  您在其中可是也有不少参与的。

  高仰止默默的看了朱允熥一眼,心想着如果不是皇太孙一力支撑,张二工又如何能有那般天大的运气,从匠籍脱身变成了大明朝的命官。

  要知道,张二工坐上大明工部尚书的位置,虽然令人诧异,但是与之相比的是他以匠籍入官场,才是最艰难的事情。

  也正是从张二工开始,大明朝现如今的选官,在考公法的配合下,已经开始不限制于那些只读四书五经、圣贤文章的两榜进士。

  凡是朝廷需要的,且品性良善之辈,只要有个举子的身份,便有机会步入大明朝堂。

  若是再加一个心学子弟的身份?

  高仰止想到了自己离京之前,内阁收到的一份数据整理。

  现在且不说施政产生效果缓慢的地方,单单是应天城里,各部司衙门里的皂吏已经大多为心学子弟占据。

  这些人仍然可以参与考公法。

  而在应天,有官身的心学子弟数量,也在以稳定的增幅不断的提高着总数。

  这一切,如同张二工成了大明工部尚书一样,都是眼前这位大明朝的监国皇太孙一手推动而成。

  高仰止心中有些感叹。

  朱允熥则是继续解释道:“工部在龙江造船厂打造的蒸汽船已经下水,下一步就是铁甲蒸汽船。

  依照那个范虫所言,不说铁甲蒸汽船,单论蒸汽船,我大明朝就足以在天下四海纵横。

  若有铁甲蒸汽船,则那万里海疆之上,只可见我大明旗帜!

  铁甲蒸汽船的速度更快,运载更多。中原过往只能守着这一份祖宗之地,却因种种缘由而无力外头那万里无人的土地。现如今,却有了机会。”

  拥有着时代差距,掌握这个世界最尖端科技,却保持不断革新进取态度的大明朝,没有人能够从外面将其打败。

  朱允炆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幽幽道:“古往今来,无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