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四节 劫杀(上)_罗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空,看似空无一物的虚空中,其实是充满元气。

  元气是什么?

  没有严格的概念,但以孔璋现在的修为和神识,已经能感觉现在身处的虚空,实际上同样是充满了各种微粒子,元气与那些微粒子跃迁有极大关系。

  当然,这里的虚空仅是指现在孔璋的周围,若换了在界天障壁间的虚空,其中的元气又与此间大不相同,但若以此推之,大约也是与微粒子跃有关。

  这种情形下每一颗微粒子正核分解后的太素与太初竟然会出现差异,这令得孔璋忽然生出一个明悟。

  那就是从外形上看似一模一样的微粒子,果然是有区别的。

  只是这其中的区别要弄清实在是太复杂,不但只是正核与负离的平衡程度,是三七平衡稳定下来的,还是四六平衡稳定下来的,又或是八二平衡稳定下来。

  更大的关键其实是在正核,外表看似一致的正核,即使大小如一,但实际上每一颗微粒子正核所具有的力量都是可能不同的,而正核的不同,如果还能形成一颗稳定下来的微粒子,那么与其相反而互相抗衡的负离数量便会不同,由此而产生的跃迁轨迹和负离的层数也不同。

  但这仍是在正核与负离层次的法则,但从中却可以看出一点,负离是“被动”,而正核是“主动”。

  若正核没有分解,孔璋要进一步探索其中的法则不知道要多少年,但先后经历了夜照空和眼前正在进行的武帝之战。

  他忽然明白决定正核不同的正是那太素,因为正核完整时所具有的力量与分解后化为太素的质性一样。

  而其中的太极则更像是一种稀释的作用,就像是把墨水倒进清水里,水色的变化程度是由墨水的多少决定的,而清水的作用只是缓解和稀释。

  当墨水的多少已经占据清水加上墨水的绝大部份时,其色必深。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形容太素子。

  但太极子既具有上面类似清水的作用,又不只是清水的作用。

  严格的说来是这样,当太极子是处于相对静态,与太素子一起被凝合成一个正核时,便是清水之于墨水。

  而一旦分解,太极子处于动态时,便成了跳进安静水桶的活鱼。

  太极子比太素子更加微小,而且由于太素子具有大部份的正核之力,一旦撞入其他微粒子的跃迹轨迹中,便肯定最容易被察觉,像孔璋便可以以神识最先追蹑,将其捕捉纳入。

  而太极子就麻烦得多了,既更细微,其本身又只具有细微的正核之力,与身上的负离之力恰好平衡,撞入其他微粒子的跃迁轨迹中一开始几乎不会被发现,直至其上的平衡被对方的跃迁轨迹打破,互相影响时才容易被发现。

  因此要追蹑搅乱前的太极子,以孔璋的神识都非常吃力,只能极为模糊的感应到。

  不过神识已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