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九章 学生外联_豪门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生就是最大的劳动力,完全不涉及到人工的陈本。大部分活动还是在礼堂或者是汇报厅里面举办个晚会,找一些多才多艺的学生表演节目。

  大部分还是自娱自乐,玩过就算了。杜嘉逸还以为是几万块钱,随随便便给了就好了,也算是让学弟学妹的活动办得充分些。

  可是一百万,这个规模的活动是不是有些大了?

  学生拉外联是挺困难的,很多学生组织里面的外联部都是名存实亡。也正是因为学生组织无法做到财务独立,必然得听老师的话,谁让老师手里面拿捏着活动经费呢。

  每年学校周边都有新开张的店,这些新开张的店是最好拉赞助的,同样附近商圈内的新店也是最好的,只要是学校允许范围内的任何类型的商家都可。新店就需要宣传,学生就会是最要的宣传工具了,花费少而且能够在学校里面自由活动。这些外联费用本质上来说,算是商家给学生的劳务费罢了。

  除了传统的餐饮娱乐商超用品类型,还可以有银行、培训机构,这些需要渠道,他们有个针对留学生的信用卡要推广,有面向学生的各式各类的辅导班。

  拉外联其实运气和能力各占一半吧,就像做销售,有人觉得很难,有个觉得很容易,只要你条理清晰的陈述了你的观点,展现了数据。其他就看你们性格合不合了,有很多时候商家也并不觉得靠谱,但是会赞助你,可能是认可了你这个人的性格态度,有可能是一时被你吹晕了,又不好意思回绝。

  杜嘉逸也做过学生,对于学生的外联工作也知道一些,七分靠运气,三分靠嘴皮。能够做外联的人,都得会说,不然也无法让商家掏钱。学生能够掌握的资源实在是太少了,想要换到商家的资助,非常困难。

  杜嘉逸一听到这个外联开口就是一百万,眉头皱了一下。

  “是不是太高看自己了?”杜嘉逸忍不住讽刺了一句。

  学生生活在象牙塔里面,对于残酷的社会和商场了解甚少。谁的钱都不是风吹过来的,杜嘉逸不差钱,却也不会当冤大头。难道一个校友的身份,就能够让杜嘉逸心甘情愿扔出去一百万?

  “那我去回绝他吧。”艾瑾萌说道。

  “等等。”杜嘉逸想了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让他过来一趟吧,看看他到底怎么说服我。”

  “那我打电话让他过来。”

  杜嘉逸点了点头。

  有胆气喊出一百万的赞助,要么是傻子,要么是有所依仗。能够在华东大学的学生组织混起来,显然不可能是前者。

  见一个人,也不会浪费多少时间。真要是个人才,那么也能够结下一段善缘。

  有能力就外放张扬,不过是初级阶段,人学会了内敛才算是真正成熟。“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面对着刘邦别有用意的提问,韩信在关键时刻,他不懂得内敛。殊不知他这句话更加坚定了刘邦的决心。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时若是自由党,就太欠成熟.”

  很显然,杜嘉逸已经过了张扬的那个阶段了。。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