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三章 交易_豪门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治条例。一旦就此贷款查处下来,中银香江当时的直接当事人则难辞其咎。

  第二种模式:周正毅如果在香江拥有20亿~40亿左右的资产放在中银香江作抵押的话,拿到中银贷款也算顺理成章。但据已经披露的各种信息,周在香港的财富在收购魔都地产前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用香港一位银行家的话说,如果仅凭这些资产作抵押的话,周正毅远远拿不到20亿的授信额度。

  第三种模式:建联通的收购计划完成前先将自己的5亿现金放在中银香江的帐户上做担保,为周正毅提出全面收购所需的25亿部分收购款做抵押担保。据建联通的公告称,其前身国浩地产实行选购权动用6亿现金购买上市公司三项物业,入帐5亿,撇帐后减值5亿;发行股本30亿股,每股资产净值83元(含溢价),因此,16亿现金+6亿物业+400多万美金科技项目+2亿溢价,这就是约25亿收购价的来源。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周完成收购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拿下和黄(占9%)加上爱立信基金的股份,共60%股份,这一部分的收购款为:25亿元60=15亿元;第二步,提出全面收购,收购其他小股东占40%的股权,但实际出让的小股东股权只有27%,因此第二次收购款为:25亿27=75亿元;第三步,周正毅持股87%之后再向市场配售12%的股份,周持股为75%,而配售所得为25亿12=3亿元,这部分配售所得有可能作为中银的首期还款。综合以上三个步骤,中银香江给周正毅的贷款应在5亿左右。

  第三种模式更加离谱!

  所以,警署确认周正毅有问题,可是如何查,怎么查,查到哪里,警署也找不到头绪。

  周正毅非常小心,商业上面的操作很少透露给身边的人,而涉及到的银行高层也不会向警署透露。蒋天明也很头疼,知道周正毅有问题,却又不能够把真相查出来,简直就是卡在喉咙的刺!

  杜嘉逸不得不佩服周正毅的商业操作,眼花缭乱,而且避开了监控机构,这需要足够的技术,也需要强大的背景。

  “真心不建议你们查下去,你们可能会遇到铜墙铁壁啊。”

  杜嘉逸严肃地说到。

  蒋天明心头一动,看来杜嘉逸真的是知道一点东西的,不枉费刚才说这么多了。

  “我们不怕!只要能够破案!”

  蒋天明坚定地说到。

  “有信心是好的,可是盲目自信是不可取的。”杜嘉逸随口说到。

  听了杜嘉逸说的,蒋天明没想到周正毅的背景居然这么深厚,那个层面非常危险!

  “早和你说了,可能不是你能触碰的!”杜嘉逸看到蒋天明的惊讶,不由地说道。

  “还是非常感谢杜先生的配合,下面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吧!”

  蒋天明燃起了强烈的自信心。

  有信心就好,杜嘉逸还怕总署不去找周正毅的麻烦呢!(。)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