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7章 朝廷来使_最后的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其的赏赐规格与刘胤等同,也是黄金百斤,明珠百颗,锦锻千匹,万贯钱。傅佥以下,也均有封赏,只不是依次递减而已。

  连刘胤也未曾想到刘禅的封赏竟然是如此之重,可见刘禅听说刘胤攻占关陇之后是何等的兴奋。原本刘胤是平尚书事,镇北大将军,虚封的霸陵县侯,此次直接就晋升为录尚书,骠骑大将军,并加封一县之地给刘胤。

  录尚书事自不待言,那是朝廷上真正掌握实权的人物,以前刘胤是平尚书事,虽然有资格参与尚书台诸事,但终归是要比录尚书事低上一阶。

  骠骑大将军更无需多说,那是仅次于大将军的品秩。大将军以下,首先是骠骑、车骑、卫将军,其次才是前后左右将军,再次才是四镇四征(按蜀汉的官阶,四镇是高于四征的,这与曹魏有些不同),刘胤从镇北大将军一举跨越升至骠骑大将军,几乎是连跳几级。

  要知道,后主朝时,大将军以下,最高职务者为左右车骑将军和卫将军,曾经出任过骠骑将军的,还得追溯到立国之初,刘备就曾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马超之后,这个职位就一直悬空未曾轻授。此番迁刘胤为骠骑大将军,足可见皇恩浩荡。

  刘胤倒不在乎自己升不升官,镇北大将军也好,骠骑大将军也罢,终究也只是一个名号虚衔,尚不及都督雍凉诸军事来得更为实惠。此刻刘胤更为关心的,是南中朝廷的上的状况,毕竟自己已经离开南中近一年的时间,想必朝廷上的变化也大吧。

  根据郤正介绍,朝廷那边的人事变动还是相当大的,原先尚书台的录尚书事董厥改任太傅,尚书令樊建改任太仆。虽然说太傅和太仆也是朝官中两千石以上的的高官,但是这是那种比较轻闲的职务,并不参与尚书台诸事务,很显然也是刘禅对他们表现相当地失望,身为内阁要员,始终无法拿出行之有效的复国方略来,遭到贬黜也是在情理之中。

  现在的内阁,录尚书事的一共是三人,姜维、刘胤和霍弋,以前的侍中张绍此次担任了尚书令。姜维是因为收复成都的功勋而保住了他的位置,霍弋则是因为镇守南中有功而晋升的录尚书事。由于姜维和刘胤俱都领兵在外,所以打理尚书台的,倒只剩下霍弋和张绍了。

  曾经强盛一时的荆襄势力派系随着董厥和樊建的靠边而变得渐式衰微,但相比于已经覆灭了的益州本土派系,荆襄系还算是比较幸运的。

  现在蜀汉的政坛,似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固有派系格局被完全地打破了,以大将军姜维为首的鹰派旧势力和以刘胤为首强势崛起的新势力成为了新的二极,虽然两个此刻皆不在朝中,但无人可以否认他们的地位,倒是介于两个派系之间的建宁太守霍弋和外戚尚书令张绍虽然自成一系,但论影响力却无法和姜刘二人相提并论,蜀汉朝政进入了两强并立的格局。(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6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